搜索
首页 《献浙东王大夫二首》 已见玉璜曾上钓,何愁金鼎不和羹。

已见玉璜曾上钓,何愁金鼎不和羹。

意思:已见玉璜曾上钓鱼,何愁金鼎不和羹。

出自作者[唐]方干的《献浙东王大夫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赠别》,是一首赠予朋友的诗,通过对朋友出镇东南的描述,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祝愿。 首联“出镇当时移越俗,致君何日不尧年。”描绘了朋友出镇东南的背景,移越俗,意味着改变和提升,暗示了朋友在当地的影响力和改变当地风俗的能力。致君,即辅助君王,这里暗指朋友希望为当地百姓带来更好的治理,如同传说中的尧舜之治,百姓安居乐业。 颔联“到来唯饮长溪水,归去应将一个钱。”进一步描绘了朋友的形象,他到来时只饮长溪水,这表现出他的清廉和节俭。而“归去应将一个钱”则暗示他离开时不会带走任何财富,再次强调了他的清廉。 颈联“吟处美人擎笔砚,行时飞鸟避旌旃。”描绘了朋友的才情和威仪。在吟诗作赋时,有美人捧着笔砚伺候,显示出朋友的文人气质和优雅生活。而行走时,飞鸟避让旌旗,则描绘出朋友的威仪和影响力。 尾联“泥滓云霄至悬阔,渔翁不合见公卿。”表达了对朋友的未来充满期待,同时也暗示了朋友在政治上的抱负和可能面临的困难。尽管前路可能充满艰难险阻,但朋友仍将坚定前行,就像泥沼中的飞鸟,不屈不挠。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祝愿。通过对朋友的出镇东南的描述,展现了朋友的才干和品质,也表达了对东南百姓的祝福和期待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朋友未来道路的关心和担忧,以及对朋友坚定信念的鼓励和支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出镇当时移越俗,致君何日不尧年。
到来唯饮长溪水,归去应将一个钱。
吟处美人擎笔砚,行时飞鸟避旌旃。
四方皆是分忧寄,独有东南戴二天。
王臣夷夏仰清名,领镇犹为失意行。
已见玉璜曾上钓,何愁金鼎不和羹。
誉将星月同时朽,身应山河满数生。
泥滓云霄至悬阔,渔翁不合见公卿。
作者介绍
方干(836—903),字雄飞,号玄英,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。睦州青溪(今浙江淳安)人。为人质野,喜凌侮。每见人设三拜,曰礼数有三,时人呼为“方三拜”。

徐凝一见器之,授以诗律。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。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,缺唇,卑之。懿宗咸通中,隐居会稽镜湖。有诗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玉璜

    读音:yù huáng

    繁体字:玉璜

    意思:
     1.半圆形的璧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海外西经》:“﹝夏后启﹞左手操翳,右手操环,佩玉璜。”
      ▶郭璞注:“半璧曰璜。”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符瑞志上》:“有玉匣

  • 金鼎

    读音:jīn dǐng

    繁体字:金鼎

    意思:
     1.黄金炊具。
      ▶汉·赵晔《吴越春秋•阖闾内传》:“金鼎玉杯,银樽珠襦之宝,皆以送女。”
     
     2.为鼎类炊具的美称。
      ▶宋·陈师道《满庭

  • 不和

    读音:bù hé

    繁体字:不和

    短语:纠葛 隙 隔阂 衅 裂痕 争端 失和 嫌 纠纷 嫌隙 疙瘩 隔膜

    英语:discord

    意思:
     1.不和睦。

  • 和羹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。《书·说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。” 孔 传:“盐,咸;梅,醋。羹须咸醋以和之。” 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阳书》:“贝锦以繁采发华;和羹以盐梅致旨。”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。 唐 钱起 《陪郭令公东亭宴集》诗:“不愁懽乐尽,积庆在和羹。” 清 钱谦益 《吴门送福清公还闽》诗之二:“举朝水火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