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刘太守十州诗·烟屿》 霭霭纷纷缘底事,故来波上罩晴沙。

霭霭纷纷缘底事,故来波上罩晴沙。

意思:霭霭纷纷沿底事,所以来波上罩晴沙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瓘的《和刘太守十州诗·烟屿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秋霁》,作者是宋代诗人郭印。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句“霭霭纷纷缘底事”,起笔点明秋雨纷纷的原因,而诗人则认为是因为某些事而来,究竟是什么事,却用“底事”两字一笔带过。这种模糊性为诗歌的含蓄留下了空间。 “故来波上罩晴沙”描绘了雨后晴明的景色:雨丝飘飘,恰似为晴沙笼上一层淡淡的幕帏,这种若有若无、若断若续的景象,使人如临秋霁后的江天。“故来”两字颇富感情,似乎是雨的精灵,急匆匆赶来为江天洗涤尘埃。 第三句“莫教散入沧溟去”转为叮咛、嘱咐语,要诗人不要任雨飘散而去,因为如果那样,雨就会散入沧溟,再也寻它不着。一个“散”字与“故来”相呼应,表现出雨的纷飞飘忽的姿态。“沧溟”二字说明雨已下得很密,雨丝被风刮得变细变碎,简直就像暮霭一样四散而逝。 末句“却恐能迷上汉槎”是一转语。尽管诗人不希望雨散去,但雨却可能乘风而去,弥漫于天空,甚至把天空的云彩都弄湿了,使星星槎(chá茶)槎(chá茶)也寻不到返航之路。这一句写得空灵缥缈,“迷”字把雨和天连成一片,写出雨大天空低的形象。 此诗写秋霁而引起的怅惘之情。前二句写景,后二句即景抒怀。全诗形象空灵缥缈,色彩淡雅,具有较高的艺术魅力。郭印是宋代诗僧,诗作以五言律诗为多,风格清新流丽,也有部分诗作显得粗率枯索。这首《秋霁》颇具代表性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霭霭纷纷缘底事,故来波上罩晴沙。
莫教散入沧溟去,却恐能迷上汉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霭霭

    读音:ǎi ǎi

    繁体字:靄靄

    英语:cloudy

    意思:(霭霭,霭霭)

     1.云烟密集貌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停云》诗:“霭霭停云,濛濛时雨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祜《夜雨》诗

  • 纷纷

    读音:fēn fēn

    繁体字:紛紛

    短语:纷扰 纷乱 淆乱 混乱 扰乱 困扰 狂乱 乱糟糟 乱哄哄 狂躁

    英语:one after another

    意思:(纷纷

  • 缘底

    读音:yuán dǐ

    繁体字:緣底

    意思:(缘底,缘底)
    因何;为什么。
      ▶后蜀·阎选《八拍蛮》词:“憔悴不知缘底事,遇人推道不宜春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庶子泉》诗:“沙穴石窦无限泉,此泉缘底名不灭?”宋

  • 事故

    读音:shì gù

    繁体字:事故

    短语:问题

    英语:accident

    意思:
     1.事情,问题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秋官•小行人》:“凡此五物者,治其事故。”

  • 晴沙

    读音:qíng shā

    繁体字:晴沙

    意思:阳光照耀下的沙滩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曲江陪郑南史饮》诗:“雀啄江头黄花柳,鵁鶄鸂鶒满晴沙。”
      ▶唐·钱起《同严逸人东溪泛舟》诗:“寒花古岸旁,唳鹤晴沙上。”
     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