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》 借问鸥何若,水深鱼莫向。

借问鸥何若,水深鱼莫向。

意思:请问这鸥怎么样,水深鱼没有向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三十二弟寺丞归宣城因寄太守孙学士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谢公初任新职,登高远望,所见景色与往日不同,而内心感受也与往日不同,表达了作者对谢公的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谢公下车日,郡内一登望”,描绘了谢公初任新职,首次登高远望的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谢公的敬仰之情。 颔联“昭亭山苍苍,寒溪水瀁瀁”,描绘了昭亭山和寒溪的景色,苍翠的山峦和清澈的溪水,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氛。 颈联“句清宛微浑,三洲分细浪”,描绘了谢公的诗句清新宛转,表达出谢公的才情和气质。同时,三洲分细浪的景象也表现出谢公初任新职,面对新环境,需要不断努力,才能有所作为。 尾联“子去见太守,於我必有访”,表达了作者对谢公的期待和祝愿,希望谢公能够有所作为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谢公的敬仰之情。 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描绘谢公初任新职的场景和感受,表达了作者对谢公的敬仰之情和对新环境的期待和祝愿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谢公下车日,郡内一登望。
昭亭山苍苍,寒溪水瀁瀁。
句清宛微浑,三洲分细浪。
小艇下滩来,群鸥舞潭上。
借问鸥何若,水深鱼莫向。
鸥馁犹识机,鱼乐不忘饷。
子去见太守,於我必有访。
但寄此薄言,樽前为之唱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何若

    读音:hé ruò

    繁体字:何若

    英语:what

    意思:
     1.如何,怎样。用于询问。
      ▶《晏子春秋•问上十八》:“景公问晏子曰:‘明王之教民何若?’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苏秦列传

  • 借问

    读音:jiè wèn

    繁体字:借問

    英语:may I ask

    意思:(借问,借问)

     1.犹询问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萧惠开传》:“虑兴宗不能诣己,戒勒部下:‘蔡会稽部伍若借问,慎不

  • 若水

    读音:ruò shuǐ

    繁体字:若水

    意思:古水名。即今雅砻江。其与金沙江合流后的一段,古时亦称若水。
      ▶《吕氏春秋•适音》:“帝颛顼生自若水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陈徐陵《陈文帝哀册文》:“若水传帝,熏风御民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