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嘉禾百咏·槜李城》 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。

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。

意思:互相仇恨最终灭亡的国家,你到死我。

出自作者[宋]张尧同的《嘉禾百咏·槜李城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螳螂捕蝉、黄雀在后的故事为引子,引出对国家兴亡的深沉慨叹。诗中描绘了螳螂正准备捕食楚国的昆虫,而黄雀则紧随其后,伺机而动。这种生动的比喻,寓意着国家的兴衰往往是由外部因素引发的,而君王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历史的牺牲品。 首句“螳螂方捕楚,黄雀遽乘吴”,通过描绘螳螂捕食的过程,暗示了楚国的命运可能被外部势力所左右。而黄雀的后续行动则象征着潜在的威胁可能随时降临。这种象征性的描绘,使得诗歌的寓意更为深刻。 “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”这两句则直接点出了主题:君王的愚昧和由此引发的国家怨恨最终导致国家的灭亡。这里的“交怨”并非指君臣之间的私人恩怨,而是指整个国家因君王的愚蠢而陷入混乱和纷争。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,揭示了国家兴亡的必然性和君王的责任。它提醒我们,一个国家的命运并非完全由内部因素决定,外部环境、君王的决策和智慧同样重要。同时,它也警示我们,作为君王,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避免被一时的享乐或短视的决策所误导,从而避免国家陷入混乱和灭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歌,它以生动的比喻和深沉的感慨,揭示了国家兴亡的必然性和君王的责任。它提醒我们,应该时刻保持警醒,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螳螂方捕楚,黄雀遽乘吴。
交怨终亡国,君王到死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亡国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亡失国家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晋献公 之丧, 秦穆公 使人弔公子 重耳 ,且曰:‘寡人闻之,亡国恒於斯,得国恒於斯。’” 孔颖达 疏:“言寡人闻前古以来,失亡其国,恒於此丧祸交代之时;得其国家,亦恒在於此交代之时。”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昔 秦皇 亡於 沙丘 , 胡亥 、 赵高 隐而不发,卒害 扶苏 ,以至亡国。” 宋 苏轼 《

  • 君王

    读音:jūn wáng

    繁体字:君王

    英语:royalty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称天子或诸侯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斯干》:“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”
      ▶郑玄笺:“室家,一家之内。

  • 交怨

    读音:jiāo yuàn

    繁体字:交怨

    意思:
     1.结怨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郭元振传》:“乌质勒之将阙啜忠节与娑葛交怨,屡相侵。”
      ▶清·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安道继为中丞,颇弹击以前事,二人遂交怨。”<

  • 国君

    读音:guó jūn

    繁体字:國君

    短语:王 帝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皇帝 沙皇 上 天子 当今 国王

    英语:monarch

    意思:(国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