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仁宗皇帝挽词五首》 剑落桥山夜,衣留汉庙春。

剑落桥山夜,衣留汉庙春。

意思:剑落桥山夜,衣服留汉庙春季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仁宗皇帝挽词五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,以及对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。 首联“平昔传清跸,金舆下紫宸”,描绘了过去生活的辉煌和尊贵。“清跸”是帝王出行时的声音,代表着权威和庄重;“金舆”则象征着豪华和尊贵。这一联通过简练的词语,勾勒出过去生活的尊贵和庄严。 颔联“忽从沧海宴,遂隔属车尘”,笔锋一转,描绘了如今的生活变化。“忽从沧海宴”暗示着诗人已经离开了过去的辉煌生活,来到了更为平凡的海阔天空;“遂隔属车尘”则表达了与过去生活隔绝,不能再享受那种尊贵和繁华的遗憾。 颈联“剑落桥山夜,衣留汉庙春”,通过描述历史事件,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。“剑落桥山夜”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英勇事迹,而“衣留汉庙春”则可能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。 尾联“东厢朝圣子,绝恸见群臣”,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生活的期待和对于群臣的思念。“东厢朝圣子”暗示着新生活的开始,而“绝恸见群臣”则表达了对群臣的思念和对于新生活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过去和现在的对比,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平昔传清跸,金舆下紫宸。
忽从沧海宴,遂隔属车尘。
剑落桥山夜,衣留汉庙春。
东厢朝圣子,绝恸见群臣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桥山

    读音:qiáo shān

    繁体字:橋山

    意思:(桥山,桥山)

     1.山名。在今陕西省·黄陵县西北,相传为黄帝葬处。
      ▶沮水穿山而过,山状如桥,故名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五帝本纪》: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