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风月堂二首》 浩荡芙蕖风过夜,扶疏杨柳月明时。

浩荡芙蕖风过夜,扶疏杨柳月明时。

意思:浩荡芙蕖风过夜,松散杨柳月明时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几的《风月堂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静谧与美丽,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与崇敬。 首联“西湖地僻少人知,隐吏官曹占作池。”描绘了西湖的偏僻与隐秘,这个地方人迹罕至,只有隐士和官吏们将其作为池塘占有。这展示了诗人对西湖独特魅力的欣赏。 颔联“浩荡芙蕖风过夜,扶疏杨柳月明时。”进一步描绘了西湖的景色。诗人用“浩荡”来形容芙蕖(荷花),表现出荷花随风摇曳的生动景象,“扶疏”则表现了杨柳在月光下的柔美与飘逸。这两句诗让人仿佛能看见西湖夜晚的静美景色。 颈联“虽多不用一钱买,纵少足供千首诗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崇敬和热爱。虽然西湖景色无穷,却无法用金钱购买,即使能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,也足以激发出千首诗歌的灵感。 尾联“但使尊中深贮此,卮刀细薄可无饥。”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的理想化的表达。只要心中充满了这样的美景,即使生活中只有简陋的杯子和刀具,也可以满足,不会感到饥饿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湖地僻少人知,隐吏官曹占作池。
浩荡芙蕖风过夜,扶疏杨柳月明时。
虽多不用一钱买,纵少足供千首诗。
但使尊中深贮此,卮刀细薄可无饥。
作者介绍
曾几(1085--1166),字吉甫,自号茶山居士。南宋诗人。其先赣州(今江西赣县)人,徙居河南府(今河南洛阳)。历任江西、浙西提刑、秘书少监、礼部侍郎。曾几学识渊博,勤于政事。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,作诗不用奇字、僻韵,风格活泼流动,咏物重神似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月明

    读音:yuè míng

    繁体字:月明

    意思:
     1.月光明朗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崔十八新池》诗:“见底月明夜,无波风定时。”
      ▶元·袁士元《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》:“小桥夜静人横笛,古渡月明僧唤舟。”<

  • 扶疏

    读音:fú shū

    繁体字:扶疏

    英语:luxuriant and well-spaced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吕氏春秋•任地》:“树肥无使扶疏,树墝不欲专生而族居。肥而扶疏则多秕,墝而专居则多死。”

  • 浩荡

    读音:hào dàng

    繁体字:浩盪

    短语:恢恢 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无垠 茫茫 氤氲 无量 苍茫 莽莽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辽阔 广 浩淼 广大 旷 一望无际 宽阔 漠漠

  • 芙蕖

    读音:fú qú

    繁体字:芙蕖

    英语:lotus

    意思:亦作“芙渠”。
     荷花的别名。
      ▶《尔雅•释草》:“荷,芙渠。其茎茄,其叶蕸,其本蔤,其华菡萏,其实莲,其根藕,其中的,的中薏。

  • 明时

    读音:míng shí

    繁体字:明時

    意思:(明时,明时)

     1.阐明天时的变化。
      ▶《易•革》:“君子以治厤明时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陆倕《新刻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