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》 拔薤已观贤守政,折蔬聊慰故人心。

拔薤已观贤守政,折蔬聊慰故人心。

意思:拔薤已经观看贤守政,折蔬菜聊以安慰所以人心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古县的美丽和宁静,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。 首联“数亩蓬蒿古县阴,晓窗清快夜堂深。”描绘了古县的荒野和宁静,早晨的窗户清晰明亮,夜晚的大堂深沉。蓬蒿,即蓬草蒿丛,这里用来形容古县的荒野。清快一词,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,暗示了夜晚的大堂的宁静和舒适。 颔联“也知卜筑非真宅,聊欲跏趺看此心。”表达了诗人虽然知道这个地方不是真正的住所,但他愿意在这里打坐看心,即修身养性。这表现出诗人对这里的喜爱,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态度:随遇而安,享受当下。 颈联“闻道携壶问奇字,更因登木助微音。”描述了诗人听说这里的人们会带着壶去奇字的地方喝酒,还会因为登上大树而听到微妙的声音。这进一步描绘了古县的美丽和宁静,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这里人们的喜爱。 尾联“相娱北户江千顷,直下都无地可临。”描述了诗人与人们在此欢乐,欣赏着北面的江景,这里的美景仿佛没有地方可以俯瞰。再一次强调了古县的美丽和宁静。 整首诗通过对古县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深深喜爱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人们生活的描述,展现了古县的美丽和宁静,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:随遇而安,享受当下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当地人们的友好和欣赏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数亩蓬蒿古县阴,晓窗清快夜堂深。
也知卜筑非真宅,聊欲跏趺看此心。
闻道携壶问奇字,更因登木助微音。
相娱北户江千顷,直下都无地可临。
此生真欲老墙阴,却扫都忘岁月深。
拔薤已观贤守政,折蔬聊慰故人心。
风流贺监常吴语,憔悴钟仪独楚音。
治状两邦俱第一,颍川归去肯重临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守政

    读音:shǒu zhèng

    繁体字:守政

    意思:
     1.关于防守的事务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夏官•掌固》:“凡守者受法焉,以通守政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通守政者,兵甲役财,难易多少,转移相给也。”
     

  • 人心

    读音:rén xīn

    繁体字:人心

    英语:popular feel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人的心地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我亦欲正人心、息邪说、距诐行、放淫辞,以承三圣者。”

  • 拔薤

    读音:bá xiè

    繁体字:拔薤

    意思:《后汉书•庞参传》:“拜参为汉阳太守。郡人任棠者,有奇节,隐居教授。
      ▶参到,先候之。
      ▶棠不与言,但以薤一大本,水一盂,置户屏前,自抱孙儿伏于户下……参思其微意,良久曰

  • 贤守

    读音:xián shǒu

    繁体字:賢守

    意思:(贤守,贤守)
    贤明的地方官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武陵观火诗》:“贤守恤人瘼,临烟驻骊驹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又次韵二守同访新居》:“拔薤已观贤守政,折蔬聊慰故人心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