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二首》 孤亭凌喷薄,万井逼舂容。

孤亭凌喷薄,万井逼舂容。

意思:孤亭凌喷薄,万井逼近舂容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宝应元年夏,公送严武至绵州。广德元年春,公在梓州,有《惠义寺送辛员外》诗,中云“细草残花”,盖春候也。末云”直到绵州”,盖重至绵州矣。此诗未章言春暮,正其时也。今依黄鹤编在广德元年春绵州作。黄谓年谱脱漏,是也。【朱注】《唐书·地志》:绵州巴西郡,治巴西县。又刘璋分三巴,巴郡阆中县,巴西郡治焉。唐先天二年,改隆州巴西郡为阆州,治阆中郡,盖绵阆皆称巴西也。又杜安简地志云:巴郡则巴渝集壁,巴东则夔忠,巴西收绵阆,此诗巴西驿亭,当如旧注附绵州诗内。杨德周曰:《绵州地志》:巴字水在绵州治西四里,涪水自北经城西,析而为二,安水自东迤逦绕城东南,汇于芙溪。每江涨,登山望之,点画天然,甚肖也。芙蓉溪,即杜东津观打鱼处。

  宿雨南江涨①,波涛乱远峰②,孤亭凌喷薄③,万井逼春容④。霄汉愁高鸟⑤,泥沙困老龙⑥。天边同客舍,携我豁心胸⑦。

  (此章,喜江涨之景,记与窦同观,在六句分截。波涛高涌,而水映远峰。有似摇乱。孤亭,指驿亭。万井,谓巴郡。喷薄,侵蚀之势。春容,冲激之声。水涨而阔,故鸟愁。水涨而荡,故龙困。天边,指绵州。同舍,指窦使君。按首章曰“天边同客舍”,末章曰“同是一浮萍”,窦使君盖寄迹于绵州者。黄鹤疑为绵州刺史继杜使君之任者,误矣。《杜臆》因“关心小剡县”句,谓窦必官于剡,亦凿矣。

  ①崔湜诗,“宿雨清龙界。”黄希曰:南江,盖岷江也。岷江出茂州,而茂与绵为邻。②谢灵运诗:“远峰隐半规。”《海赋》:“峌孤亭。”③《吴都赋》:“喷薄沸腾。”④《汉·刑法志》一同百里,提封万井。《学记》:“待其从容。”注:“从,读如春,谓击也。”击钟者每一春为一容,然后尽其声,此借言水势冲击之状。⑤《史记·韩信传》:“高鸟尽,良弓藏。”⑥《江赋》:“或混沦乎泥沙。”⑦江淹诗:“无以涤心胸。”公咏江涨诗,前后三见。初云“细动迎风燕,轻摇濯浪鸥”,此状江流平满之景。继云“大声吹地转,高浪蹴天浮”,此状江水汹涌之势。两者工力悉敌。其云“鱼鳖为人得,蛟龙不自谋”,语稍近直,不如”霄汉愁高鸟,泥沙困老龙”,尤为警拔。

  其二

  转惊波作恶①,即恐岸随流。赖有杯中物②,还同海上鸥③。关心小剡县④,傍眼见扬州⑤。为接情人饮⑥,朝来减片愁。

  (次章畏江涨之势,记与窦同饮,在四句分截。波恶岸流,江涨未平,此眼前实景。杯酒海鸥,忘其沦溺矣。剡县扬州,比拟江涨,此意中客景。对饮销愁,感在使君也。①《史记·始皇纪》:水波恶。②陶潜诗:“且进杯中物。”③《杜臆》:同海鸥,乃谑词。《列子》:海上人好鸥鸟,其父欲取之,明日之海上,鸥鸟舞而不下。④鲍照诗:“万曲不关心。”《九域志》:越州东南二百八十里有剡县。《一统志》:今绍兴府嵊县。⑤扬州,大江所经。《禹贡》:“淮海惟扬州。”【张远注】公少游吴越,久不能忘,一见水势之大,遂疑旦夕可达,故曰关心,曰傍眼。⑥鲍照诗:“留酌待情人。”情人,指窦。
-----------仇兆鳌 《杜诗详注》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宿雨南江涨,波涛乱远峰。
孤亭凌喷薄,万井逼舂容。
霄汉愁高鸟,泥沙困老龙。
天边同客舍,携我豁心胸。
转惊波作怒,即恐岸随流。
赖有杯中物,还同海上鸥。
关心小剡县,傍眼见扬州。
为接情人饮,朝来减半愁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喷薄

    读音:pēn bó

    繁体字:噴薄

    英语:gush

    意思:(喷薄,喷薄)

     1.震荡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植《卞太后诔》:“率土喷薄,三光改度。陵穨谷踊,五行错互。”
     <

  • 孤亭

    读音:gū tíng

    繁体字:孤亭

    意思:孤立的亭子。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会胜院沃洲亭》诗:“孤亭一入野气深,松上藤萝篱上葛。”
      ▶宋·朱熹《再用韵题翠壁》:“孤亭一目尽天涯,俯瞰烟村八九家。”
      ▶金·

  • 舂容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用力撞击。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善待问者如撞鐘,叩之以小者则小鸣,叩之以大者则大鸣;待其从容,然后尽其声。” 郑玄 注:“‘从’,读如‘ 富父 舂戈’之‘舂’。舂容,谓重撞击也。”

    2.声音悠扬洪亮。 唐 张说 《山夜闻钟》诗:“前声既舂容,后声復晃盪。” 宋 王禹偁 《籍田赋》:“太簇之乐,奏之而舂容。” 明 何景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