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分宁县斋》 日高窗下枕书眠,带得吟情到梦边。

日高窗下枕书眠,带得吟情到梦边。

意思:太阳高窗下枕着书睡觉,带着能吟情到梦边。

出自作者[宋]郑会的《分宁县斋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日高窗下枕书眠,带得吟情到梦边》充满了诗情画意,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 首句“日高窗下枕书眠,带得吟情到梦边”中,“日高窗下”描绘出日常生活的常见场景,即早晨阳光透过窗户,照射在床上,诗人躺在那里,枕着书睡觉。这一场景既自然又温馨,同时也为后面的诗句提供了背景。接下来的“带得吟情到梦边”则表达了诗人带着昨夜的吟咏之情进入梦境,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。 “过鸟触翻枝上雪,飞鸦惊破树头烟”这两句诗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。飞鸟触碰树枝,打落雪花,飞鸦惊飞,打破树头的烟雾,这些生动的细节为诗歌增添了诗情画意。 “百年世事聊供笑,千里乡心最可怜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理解。诗人认为,尽管世事无常,但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它,把它当作一种笑料。然而,“千里乡心最可怜”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,这种思念之情在诗人的心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。 最后,“亦有门前数竿竹,短琴横膝不须弦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生活中的另一场景,即诗人坐在门前,面前有几竿翠竹,他抚摸着短琴,虽然没有弦,但他的心中充满了音乐。这一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。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,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。这首诗的优点在于它以自然和日常生活为载体,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,使得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日高窗下枕书眠,带得吟情到梦边。
过鸟触翻枝上雪,飞鸦惊破树头烟。
百年世事聊供笑,千里乡心最可怜。
亦有门前数竿竹,短琴横膝不须弦。
作者介绍
郑会,南宋人,字文谦,一字有极,号亦山,贵溪(今属江西)人。少游朱熹、陆九渊之门。宁宗嘉定四年(一二一二)进士。十年,擢礼部侍郎。理宗宝庆元年(一二二五)史弥远专政,引疾归里。卒年八十二。有《亦山集》。已佚。清同治《贵溪县志》卷八有传。郑会诗,据《全芳备祖》等书所录,编为一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枕书

    读音:zhěn shū

    繁体字:枕書

    意思:(枕书,枕书)
    枕着书。谓与书为伴,勤奋好学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孔毅甫以诗戒饮酒问买田且乞墨竹次其韵》:“枕书熟睡唿不起,好学怜君工杂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