犹忆清虚下云汉,转头劫堑已灰飞。
意思:还记得清虚下银河,旋转头劫壕沟已灰飞。
出自作者[宋]方回的《次韵袁提学题皇甫真人清虚庵二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犹忆清虚下云汉,转头劫堑已灰飞》是一首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的诗。它通过描绘云汉清虚、劫堑灰飞等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对红尘生活的反思。
首联“犹忆清虚下云汉,转头劫堑已灰飞”,诗人回忆起曾经在云汉清虚中游历的情景,而如今回首劫堑,一切都已经灰飞烟灭。这里的“清虚下云汉”象征着仙境,而“转头劫堑已灰飞”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。
颔联“三山恍惚惊鳌动,千岁凄凉望鹤归”,诗人描绘了三山恍惚、惊动鳌动的景象,表达了千年的凄凉和渴望鹤归的情感。这里的“三山”是传说中的仙山,而“惊鳌动”则表达了仙境的缥缈和不可触及。
颈联“风度羡君仙骨莹,年华迫我世缘微”,诗人羡慕朋友的仙骨晶莹,感叹年华催人老,自己的尘世情缘已经微不足道。这里的“仙骨莹”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,而“年华迫我世缘微”则表达了时间的紧迫和人生的无奈。
尾联“岂无道侣歌招隐,许脱红尘卧碧霏”,诗人表达了渴望脱离红尘,与道侣一起歌颂隐居生活的愿望。这里的“道侣歌招隐”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,而“许脱红尘卧碧霏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脱离红尘的渴望。
整首诗通过对仙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。诗人通过描绘云汉清虚、三山恍惚等意象,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氛围,让人感受到仙境的美丽和不可触及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和人生的无常,让人反思自己的生活和选择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象丰富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