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》 长忆映碑逢若士,未曾携杖逐壶公。

长忆映碑逢若士,未曾携杖逐壶公。

意思:长忆映碑遇到那个,不曾拿着手杖逐壶公。

出自作者[唐]唐彦谦的《乱后经表兄琼华观旧居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诗,通过对仙居、花丛、书信、碑文、壶公山等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和感慨。 首联“一去仙居似转蓬,再经花谢倚春丛。”描绘了作者再次来到仙居的情景,这里的变化让他感到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。“转蓬”是随风飘转的蓬草,常用来比喻人的漂泊不定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感慨和无奈。 颔联“醉中篇什金声在,别后音书锦字空。”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,他在醉酒时写下的诗篇至今仍被人传颂,而他离开后,再也没有收到过对方的书信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。 颈联“长忆映碑逢若士,未曾携杖逐壶公。”作者回忆起在仙居的往事,他常常在碑前遇到若士,但是从未跟随壶公去过哪里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仙居的留恋。 尾联“东风狼藉苔侵径,蕙草香销杏带红。”描绘了作者离开仙居后的情景,东风肆虐,苔藓侵入了小径,蕙草香气消散,杏色的腰带也变成了红色。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。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迷茫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去仙居似转蓬,再经花谢倚春丛。
醉中篇什金声在,别后音书锦字空。
长忆映碑逢若士,未曾携杖逐壶公。
东风狼藉苔侵径,蕙草香销杏带红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若士

    读音:ruò shì

    繁体字:若士

    意思:犹其人。语出《淮南子•道应训》:“卢敖游乎北海,经乎太阴,入乎玄阙,至于蒙谷之上,见一士焉……卢敖与之语曰:‘……子殆可与敖为友乎?’若士者齤然而笑曰:‘……然子处矣,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,吾

  • 未曾

    读音:wèi zēng

    繁体字:未曾

    短语:远非 罔 毋 绝非 从不 莫 靡 从未

    英语:ne\'er

    意思:不曾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亲士》:“缓贤忘事,而能

  • 长忆

    读音:cháng yì

    繁体字:長憶

    意思:(长忆,长忆)
    经常想到;时常想念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月下吟》:“解道澄江净如练,令人长忆谢玄晖。”
      ▶宋·辛弃疾《踏莎行•和赵兴国知录韵》词:“长忆商山,当年四

  • 壶公

    读音:hú gōng

    繁体字:壺公

    意思:(壶公,壶公)

     1.传说中的仙人。所指各异。
    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汝水》:“昔费长房为市吏,见王壶公悬壶于市,长房从之,因而自远,同入此壶,隐沦仙路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