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蜀中战后感事》 卧龙同骇浪,跃马比浮埃。

卧龙同骇浪,跃马比浮埃。

意思:卧龙同骇浪,跃马比浮埃。

出自作者[唐]雍陶的《蜀中战后感事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《蜀中战后感事》是唐代诗人雍陶创作的一组诗歌,其创作背景是唐朝的“安史之乱”。这场战乱给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,也给雍陶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。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战争的痛恨,对人民苦难的同情,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。 具体来说,“安史之乱”期间,很多地方都遭受了战火的蹂躏,人民流离失所,生活困苦。雍陶在他的诗歌中,通过描绘战后的荒凉景象,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。同时,他也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,对社会现实的深深不满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蜀道英灵地,山重水又回。
文章四子盛,道路五丁开。
词客题桥去,忠臣叱驭来。
卧龙同骇浪,跃马比浮埃。
已谓无妖土,那知有祸胎。
蕃兵依濮柳,蛮旆指江梅。
战后悲逢血,烧馀恨见灰。
空留犀厌怪,无复酒除灾。
岁积苌弘怨,春深杜宇哀。
家贫移未得,愁上望乡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浮埃

    读音:fú āi

    繁体字:浮埃

    意思: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尘土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别怨》诗:“膏鑪绝沈燎,绮席生浮埃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翠微寺有感》诗:“龙髯不可望,玉座生浮埃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辙《舜泉

  • 卧龙

    读音:wò lóng

    繁体字:卧龍

    英语:Wolong

    意思:(卧龙,卧龙)

     1.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蜀志•诸葛亮传》:“﹝徐庶﹞谓先主曰:‘诸葛

  • 骇浪

    读音:hài làng

    繁体字:駭浪

    意思:(骇浪,骇浪)
    汹涌澎湃,令人心惊的浪涛。
      ▶汉·王粲《浮淮赋》:“凌惊波以高骛,驰骇浪而赴质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奉汉中王手札》诗:“已觉良宵永,何看骇浪翻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