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永兴通判薛虞部》 藓碑剥烂少文字,雨耕拾宝牛蹄中。

藓碑剥烂少文字,雨耕拾宝牛蹄中。

意思:藓块剥完少文字,雨在捡宝牛蹄中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永兴通判薛虞部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历史遗迹的探索和挖掘。诗中描绘了灰宫和秦楼的历史背景,以及人们在雨中耕种时偶然发现宝物的情况。诗中还提到了周围的城市建设和军队聚集,以及官吏们的气势和期待。 首联“灰宫盗玉秦楼空,南山不老天无穷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深深感慨,对秦楼消失的遗憾,以及对时光流逝、历史变迁的无奈。 颔联“藓碑剥烂少文字,雨耕拾宝牛蹄中”描绘了人们在雨中耕种时偶然发现宝物的场景,藓碑剥烂,少有文字可读,但人们依然在牛蹄中寻找宝物。这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探索和挖掘精神。 颈联“其旁筑城聚貔虎,黄土岌嶪如削铜”描绘了周围城市的建设场景,黄土高耸如削铜,显示出城市建设的雄伟气势。 尾联“西州吏人气吐虹,摧鳞敛角听相公”则描绘了官吏们的气势和期待,他们听从相公的指挥,气吞虹,显示出官吏们的威严和力量。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深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。同时,也体现了人们对历史的探索和挖掘精神,以及对官吏们的敬畏和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灰宫盗玉秦楼空,南山不老天无穷。
藓碑剥烂少文字,雨耕拾宝牛蹄中。
其旁筑城聚貔虎,黄土岌嶪如削铜。
西州吏人气吐虹,摧鳞敛角听相公。
少年别乘勤尔躬,幙府甚盛琼瑶丛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文字

    读音:wén zì

    繁体字:文字

    短语:仿 言 亲笔 契

    英语:character

    意思:
     1.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。古代多指单字。
      ▶汉·谨慎《<说文

  • 剥烂

    读音:bāo làn

    繁体字:剝爛

    意思:(剥烂,剥烂)
    剥蚀毁坏。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和吴沖卿鸦树石屏》诗:“画工粉墨非不好,岁久剥烂空留名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垂虹亭》诗:“喟予独感此,剥烂有终极。改作不

  • 少文

    读音:shǎo wén

    繁体字:少文

    意思:缺少文才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绛侯周勃世家》:“勃不好文学,每召诸生说士,东乡坐而责之:‘趣为我语。’其椎少文如此。”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魏志•荀彧传》“太祖遂为魏公矣”裴松之注引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