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八月十六夜月》 却忆青莲语,寒鸦栖复惊。

却忆青莲语,寒鸦栖复惊。

意思:却记得青莲语,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。

出自作者[宋]喻良能的《八月十六夜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一更山吐月,万里湛虚明》是一首描绘中秋夜色的诗,它以山月为背景,描绘了中秋夜的宁静、澄明,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欣喜之情。 首两句“一更山吐月,万里湛虚明。”便以夜晚山间升起月亮的景象开头,描绘出一幅深夜时分,万籁俱寂,月光如水,万里无云的澄明夜色。其中,“一更”点明了时间,“山吐月”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从山间升起,月光洒满大地的景象。这两句诗以动衬静,突显了中秋夜的宁静与美丽。 “聊当中秋色,堪欣此夜情。”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中秋夜色的喜爱和欣喜之情。这里的“聊当”表达了诗人对中秋夜色的珍视和感激,而“此夜情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情感和怀念。 接下来的四句“西风金盏侧,香雾玉簪横。”“却忆青莲语,寒鸦栖复惊。”则从视觉、嗅觉、听觉等多角度描绘了中秋夜色。其中,“西风金盏侧”描绘了西风吹起,金盏倾斜的景象;“香雾玉簪横”则描绘了夜晚的香气和月色交织的景象。而“却忆青莲语”中的“青莲语”指的是李白诗句中的诗意,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和对中秋夜色的感悟。最后,“寒鸦栖复惊”则描绘了夜深人静时,寒鸦惊起,打破了夜的宁静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中秋夜色为背景,通过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值得细细品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更山吐月,万里湛虚明。
聊当中秋色,堪欣此夜情。
西风金盏侧,香雾玉簪横。
却忆青莲语,寒鸦栖复惊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寒鸦

    读音:hán yā

    繁体字:寒鴉

    意思:(寒鸦,寒鸦)

     1.寒天的乌鸦;受冻的乌鸦。
      ▶唐·王昌龄《长信秋词》诗之三:“玉颜不及寒鸦色,犹带昭阳日影来。”
      ▶宋·秦观《满庭芳》词:“斜阳外,

  • 青莲

    读音:qīng lián

    繁体字:青蓮

    英语:pake purpke

    意思:(青莲,青莲)

     1.青色莲花。瓣长而广,青白分明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莲花赋》:“发青莲于王宫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