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能复使桓公怒,莫怪年来祭客稀。
意思:不能再让桓公发怒,别说年来祭祀宾客稀少。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姑苏杂咏 短簿祠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下马空林问庙扉,衣冠寂寞掩尘帏。不能复使桓公怒,莫怪年来祭客稀。》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时,看到一座庙宇前的情景,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首句“下马空林问庙扉”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穿过空旷的树林,来到庙宇前,下马询问庙门所在。这句诗通过“空林”、“问庙扉”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寂静、孤独的氛围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。
“衣冠寂寞掩尘帏”描绘了庙宇门前的景象,衣冠凋零,尘土满面,无人来往的冷清场景。这句诗进一步强化了寂静、孤独的氛围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。
“不能复使桓公怒”一句,诗人通过引用历史典故,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事无常的感慨。桓公怒指的是历史上桓温追悔自己年轻时没有发奋图强的事,这里诗人借用桓温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。
“莫怪年来祭客稀”是全诗的主旨所在,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祭客稀少的感慨。祭客稀少是因为人生无常、世事变迁,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和感慨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时看到庙宇前的情景,表达了对历史和人生无常的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思考和感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