休论十载追趋地,只漫千山梦寐中。
意思:休论十年追跑地,只漫千山梦中。
出自作者[明]傅汝舟的《宿少谷墓下作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作者对良友逝去、国家衰亡的悲痛之情的抒发,以及对昔日追随的遗书、梦回千山的怀念,以及对故园风光的留恋。
首联“良友竟亡悲凤死,遗编虽在泣麟穷”,直接表达了对良友逝去的悲痛之情和对遗书的珍惜之情。其中,“良友”指的是作者曾经的朋友,“凤死”则暗示了朋友的离世,“遗编虽在泣麟穷”则表达了对遗书的珍视,因为遗书是朋友留下的唯一痕迹。
颔联“休论十载追趋地,只漫千山梦寐中”,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。“十载追趋”指的是作者曾经追随朋友,而现在却已经过去了十年,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。“漫千山梦寐中”则表达了作者在梦中仍然怀念朋友,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深思念。
颈联“青草渐生今日雨,白杨时动故园风”,描绘了故园的风光,表达了对故园的留恋。“青草渐生”和“白杨时动”分别描绘了春草和白杨的景象,而“今日雨”和“故园风”则表达了对故园的留恋之情。
尾联“抚坟岂称酬知己,愁绝春原薜荔丛”,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迷茫。“抚坟岂称酬知己”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,因为朋友曾经给予了他很多帮助和支持。“岂称”二字,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感激之情之深。而“春原薜荔丛”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,因为未来的道路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。
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朋友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,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篇。
相关句子
- 来从千山万山里,归向千山万山去。-- 出自《送李山人归山》作者:[唐]陆畅
- 千山万山。-- 出自《醉思凡/醉太平》作者:[宋]孙惟信
- 千山暮碧。-- 出自《曲游春·画舸西泠落》作者:[宋]施岳
- 万水千山。-- 出自《浪淘沙·别易见时难》作者:[宋]黎廷瑞
- 落日千山雨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一声羌管吹呜咽》作者:[宋]孙舣
- 马首千山。-- 出自《浪淘沙·黯淡养花天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- 千山复万山。-- 出自《阮郎归 独木桥体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- 千山万水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千山万水》作者:[宋]向子諲
- 隔千山。-- 出自《道无情 依韵别沁州长官杜师》作者:[元]尹志平
- 梦寐无端际。-- 出自《悼室人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江淹
- 梦寐见之。-- 出自《长相思·长相思》作者:[元]郭珏
- 思量如梦寐。-- 出自《谒金门·秋露坠》作者:[宋]晏殊
- 相看如梦寐。-- 出自《谒金门 示知命弟》作者:[宋]黄庭坚
- 神交疲梦寐。-- 出自《酬谢宣城朓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沈约
- 永怀寄梦寐。-- 出自《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》作者:[南北朝]江淹
- 梦寐复冥冥。-- 出自《杂体诗 潘黄门岳述哀》作者:[南北朝]江淹
- 如梦寐。-- 出自《千秋岁·叶舟容易》作者:[宋]晁补之
- 休论往古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明初赋摸鱼子寿予,既次其韵,而可》作者:[元]许有壬
- 心事休论。-- 出自《采桑子·马蹄如水朝天去》作者:[元]王寂
-
休论。-- 出自《沁园春·林叶阴浓》作者:[宋]韦骧
- 休论往事。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淮山清夜》作者:[宋]吴则礼
- 休论平-- 出自《金陵行送余局官》作者:[元]王冕
- 休论夷甸。-- 出自《点绛唇·莫问重阳》作者:[宋]向子諲
- 休论西东。-- 出自《采桑子 道友问变化(原误作巫山一段云,兹》作者:[元]王哲
- 休论诡异。-- 出自《摸鱼儿·甚山灵》作者:[宋]张继先
- 休论往古。-- 出自《摸鱼子 和》作者:[元]许桢
- 老矣休论。-- 出自《念奴娇·浮云吹尽》作者:[宋]陈三聘
- 年踰十载。-- 出自《赠刘南郡委连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沈约
- 十载叹萍蓬。-- 出自《菩萨蛮·琴堂窗户清无暑》作者:[宋]曹勋
- 十载事,惊如昨。-- 出自《满江红·泼水初收》作者:[宋]毛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