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寄座主尚书》 偶逢戎旅战争日,岂是明时放逐臣。

偶逢戎旅战争日,岂是明时放逐臣。

意思:偶然遇到军旅战争天,这是光明的时代放逐我。

出自作者[唐]吴融的《和寄座主尚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战争的感慨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。 首句“偶逢戎旅战争日,岂是明时放逐臣”,直接点明诗人身处战争的背景,而他并不是因为政治清明而被放逐,而是碰上了战争的时期。这种表达方式显示了诗人的坦诚和直率,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处境,而是直接面对。 “不用裁诗苦惆怅”,这句“苦惆怅”包含了诗人的许多情感,有对战争的无奈,有对自身命运的迷茫,也有对未来的不安。然而,接下来的一句“风雷看起卧龙身”,却展现出一种积极的态度和希望。 “风雷看起卧龙身”一句,运用了诸葛亮“卧龙”的典故,暗示了诗人虽然身处困境,但就像卧龙终会风云而起一样,他相信自己的命运会有转机。这句诗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,尽管前路艰难,但诗人并未放弃希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和诗人自身的处境,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思考,同时也展现出他坚韧不屈、积极向前的精神。这种情感和态度,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启示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偶逢戎旅战争日,岂是明时放逐臣。
不用裁诗苦惆怅,风雷看起卧龙身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时

    读音:míng shí

    繁体字:明時

    意思:(明时,明时)

     1.阐明天时的变化。
      ▶《易•革》:“君子以治厤明时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陆倕《新刻

  • 放逐

    读音:fàng zhú

    繁体字:放逐

    短语:流 刺配 下放 配 放

    英语:banish

    意思:流放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魏策一》:“昔者,三苗之居……恃此险也,为政

  • 战争

    读音:zhàn zhēng

    繁体字:戰爭

    短语: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

    英语:war

    意思:(战争,战争)

  • 戎旅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军旅;兵事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与张郃诏》:“今将军外勤戎旅,内存国朝。”《北史·司马侃传》:“少果勇,未弱冠,便从戎旅。” 唐 元稹 《观兵部马射赋》:“我有笔阵与词锋,可以偃干戈而息戎旅。” 明 王鏊 《震泽长语·官制》:“ 唐 世,诸道置按察使,后改为採访处置使,治於所部之都。既又改为观察,其戎旅之地,即置节度使。”

  • 逐臣

    读音:zhú chén

    繁体字:逐臣

    意思:被朝廷放逐的官吏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秦策五》:“太公望,齐之逐夫,朝歌之废屠,子良之逐臣,棘津之雠不庸,文王用之而王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何生姬人有怨》诗:“逐臣与弃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