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祝英台近·绿杨堤》 画梁燕子双双,能言能语,不解说、相思一句。

画梁燕子双双,能言能语,不解说、相思一句。

意思:画梁燕子双双,能说不能说话,不解释、相思一句。

出自作者[宋]辛弃疾的《祝英台近·绿杨堤》

全文赏析

【注释】
  ①本词恰似上篇《祝英台近》的姐妹篇。一代青楼女子立言,思客外游子;一代客外游子立言,念青楼旧侣。两词构思也极相仿,由此推知,前词必无寄托。  上片写流水落花春去。起笔人在堤岸渡口,暗寓思归之意,以下伤春情怀皆由“断肠”、“愁红”、“啼痕”、“应怨”等字面透出。下片明写思归怀人,意分三层:归期又误;青楼不见;怨及双燕。此词与上篇并读,正是“闺中风暖,陌上草薰”(江淹《别赋》)两地相思之意。
  ②百舌:鸟名,即反舌鸟,因其鸣声反复如百舌之鸟,故有此称。该鸟立春后鸣啭,夏至后无声。海棠睡:为“睡海棠”的倒文,言其夜睡晨开。
  ③“断肠”三句:言夜来风雨摧花,飞红万点,如啼血泣泪。
  ④“别情”三句:谓客游四方,屡误归期。
  ⑤“帘卷”两句:意即回首青楼何处?青楼:妓女所居。
  ⑥“画梁”三句:谓双燕歌喉婉转,却不解传语相思。
-----------转自“羲皇上人的博客”-----------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绿杨堤,青草渡。
花片水流去。
百舌声中,唤起海棠睡。
断肠几点愁红,蹄痕犹在,多应怨、夜来风雨。
别情苦。
马蹄踏遍长亭,归期又成误。
帘卷青楼,回首在何处。
画梁燕子双双,能言能语,不解说、相思一句。
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
辛弃疾(1140年5月28日-1207年10月3日),原字坦夫,后改字幼安,号稼轩,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(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)人。南宋豪放派词人、将领,有“词中之龙”之称。与苏轼合称“苏辛”,与李清照并称“济南二安”。

辛弃疾生于金国,少年抗金归宋,曾任江西安抚使、福建安抚使等职。著有《美芹十论》、《九议》,条陈战守之策。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,后被弹劾落职,退隐山居。开禧北伐前后,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、镇江知府、枢密都承旨等职。开禧三年(1207年),辛弃疾病逝,年六十八。后赠少师,谥号“忠敏”。

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,以功业自许,却命运多舛、备受排挤、壮志难酬。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,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忧虑,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。其词艺术风格多样,以豪放为主,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。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,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,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,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;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。现存词六百多首,有词集《稼轩长短句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燕子

    读音:yàn zi

    繁体字:燕子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swallow

    意思:
     1.家燕的通称。
      ▶《乐府诗集•杂曲歌辞十三•杨白花》:“秋去春还双燕子,愿衔杨花

  • 双双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相并;成双。《公羊传·宣公五年》:“‘冬, 齐 高固 及子 叔姬 来。’何言乎 高固 之来?言 叔姬 之来,而不言 高固 之来,则不可。 子公羊子 曰:其诸为其双双而俱至者与?” 何休 注:“言其双行匹至,似於鸟兽。” 唐 权德舆 《秋闺月》诗:“稍映妆臺临綺窗,遥知不语泪双双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説着便自己过去,扶了 张姑

  • 解说

    读音:jiě shuō

    繁体字:解說

    短语:诠释 诠 释疑 说 分解 释

    英语:definition

    意思:(解说,解说)
    I

     1.疏解说项

  • 画梁

    读音:huà liáng

    繁体字:畫梁

    意思:(画梁,画梁)
    有彩绘装饰的屋梁。
      ▶南朝·陈·阴铿《和樊晋侯伤妾》:“画梁朝日尽,芳树落花辞。”
      ▶唐·卢照邻《长安古意》诗:“双燕双飞绕画梁,罗帏翠被郁

  • 能言

    读音:néng yán

    繁体字:能言

    意思:
     1.长于辩论;有独到的见解。
      ▶《鬼谷子•中经》:“能言者俦善博惠。”
      ▶《世说新语•文学》“晏闻弼名”刘孝标注引《王弼别传》:“弼字辅嗣,山阳·高平人,

  • 不解

    读音:bù jiě

    繁体字:不解

    英语:not understand

    意思:I

     1.不能解开;不能分开。
       ▶《楚辞•九章•哀郢》:“心絓结而不解兮,思蹇产而不释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