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董孝子黯复仇》 十年心事苦,惟为复恩仇。

十年心事苦,惟为复恩仇。

意思:十年心苦苦,只有为复恩仇。

出自作者[唐]贺知章的《董孝子黯复仇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十年心事苦,惟为复恩仇。两意既已尽,碧山吾白头。》以一种深情的笔调,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态度和决心。 首句“十年心事苦,惟为复恩仇。”便揭示了作者漫长岁月中的内心挣扎和痛苦。“十年”是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段,足以改变很多人和事,足以让一个人在心中反复思考和挣扎。作者在这段时间里,可能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磨难,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矛盾。而“复恩仇”则表达了作者对恩怨的看法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化解恩仇,不再让仇恨成为人生的负担。 “两意既已尽,碧山吾白头。”这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态度和决心。“两意”可以理解为作者内心的两种情感,一种是对于恩人的感激之情,另一种是对于仇人的仇恨之情。然而,作者已经不再纠结于这些情感,而是选择放下,选择远离尘世,隐居在碧山之中,直到白发苍苍。这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超脱和豁达,也展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和追求。 整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调,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学。它告诉我们,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掌控的,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些事情。作者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悟,告诉我们应该放下仇恨,珍惜感恩,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。这种态度和追求,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情的诗篇,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恩仇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学。它告诉我们,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的痛苦和恩怨,珍惜当下的生活和情感,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平静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十年心事苦,惟为复恩仇。
两意既已尽,碧山吾白头。
作者介绍 贺知章简介
贺知章(约659年—约744年),字季真,晚年自号四明狂客,越州永兴(今浙江杭州萧山区)人。唐代著名诗人、书法家。少时就以诗文知名。武则天证圣元年(695年)中乙未科状元,授予国子四门博士,迁太常博士。后历任礼部侍郎、秘书监、太子宾客等职。

为人旷达不羁,有“清谈风流”之誉,晚年尤纵,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、“秘书外监”。八十六岁告老还乡,旋逝。属于盛唐前期诗人,又是著名书法家。与张若虚、张旭、包融并称“吴中四士”。好酒,与李白、李适之等谓“饮中八仙”;又与陈子昂、卢藏用、宋之问、王适、毕构、李白、孟浩然、王维、司马承祯等称为“仙宗十友”。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,除祭神乐章、应制诗外,其写景、抒怀之作风格独特,清新潇洒,著名的《咏柳》、《回乡偶书》两首脍炙人口,千古传诵,作品大多散佚,今尚存录入《全唐诗》共19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恩仇

    读音:ēn chóu

    繁体字:恩仇

    意思:亦作“恩雠”。
     
     1.恩与仇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禽虫诗》之八:“何异浮生临老日,一弹指顷报因雠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送陈德邵宫教赴行在二十韵》:“恩仇快报

  • 心事

    读音:xīn shì

    繁体字:心事

    短语:隐 苦 隐衷 下情 隐私 隐情

    英语:a load on one\'s mind

    意思:
     1.志向;志趣。

  • 十年

    读音:shí nián

    繁体字:十年

    意思:形容时间长久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四年》:“一薰一莸,十年尚犹有臭。”
      ▶杨伯峻注:“十年,言其久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”<

  • 为复

    读音:wéi fù

    繁体字:為復

    意思:(为复,为复)
    犹还是,抑或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问寇校书双溪》诗:“君家少室西,为复少室东?”宋·杨万里《山居》诗:“不知蝉报夏,为复自吟风?”明·张居正《送杨生南归》诗:“清时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