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相和歌辞·董逃行》 剜剜深脐脂焰焰,人皆数叹曰,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。

剜剜深脐脂焰焰,人皆数叹曰,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。

意思:挖挖深脐脂焰焰,人都多次感慨地说,你难道不记得年年从我身上膏。

出自作者[唐]元稹的《相和歌辞·董逃行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董逃董逃董卓逃》是一首富有讽刺和批判精神的诗歌,通过对董卓残暴行径的描绘,表达了对他的痛恨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: 首先,诗中的“董逃董逃董卓逃”一句,通过重复的词语和节奏,加强了诗歌的韵律感,同时也突出了董卓逃亡的狼狈和无助。 其次,“揩铿戈甲声劳嘈”描绘了董卓军队行动的声音,表现出军队的繁忙和紧张。 然后,“剜剜深脐脂焰焰”一句,通过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董卓的残忍和荒淫。这种描绘不仅让人对董卓产生厌恶之情,也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度。 “人皆数叹曰,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。”这句诗揭示了董卓的暴行给人民带来的苦难,而他却自鸣得意,更加突出了他的残忍和冷酷。 接下来,“膏销骨尽烟火死”一句,进一步描绘了董卓的残暴行为给人民带来的苦难,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 在全诗的最后一部分,“缝缀难成裁破易”和“欲学裁缝须准拟”,这两句诗以一种讽刺和警告的语气结束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未来的警示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批判,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董逃董逃董卓逃,揩铿戈甲声劳嘈。
剜剜深脐脂焰焰,人皆数叹曰,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。
膏销骨尽烟火死,长安城中贼毛起。
城门四走公卿士,走劝刘虞作天子。
刘虞不敢作天子,曹瞒篡乱从此始。
董逃董逃人莫喜,胜负翻环相枕倚。
缝缀难成裁破易,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,欲学裁缝须准拟。
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
元稹(779年—831年),字微之,别字威明,河南府东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,唐朝著名诗人、文学家,父元宽,母郑氏,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,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。

元稹聪明机智过人,少时即有才名,与白居易同科及第,并结为终生诗友,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诗作号为“元和体”。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,虽然一度官至宰相,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。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。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。

元稹的创作,以诗成就最大。其诗辞言浅意哀,极为扣人心扉,动人肺腑。其乐府诗创作,多受张籍、王建的影响,而其“新题乐府”则直接缘于李绅。代表作有传奇《莺莺传》《菊花》《离思五首》《遣悲怀三首》等。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,收录诗赋、诏册、铭谏、论议等共100卷,留世有《元氏长庆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剜剜

    读音:wān wān

    繁体字:剜剜

    意思:凹陷貌。
      ▶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种槐柳楸梓梧柞》:“俗人唿杼为橡子,以橡壳为杼斗,以剜剜似斗故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董逃行》:“剜剜深脐脂燄燄,人皆数叹曰:尔独不忆年

  • 焰焰

    读音:yàn yàn

    繁体字:焰焰

    意思:亦作“燄燄”。
     
     1.火苗初起貌。
      ▶《书•洛诰》:“无若火始燄燄,厥攸灼叙,弗其绝。”
      ▶《孔子家语•观周》:“焰焰不灭,炎炎若何!”宋·司马光《

  • 年年

    读音:nián nián

    繁体字:年年

    意思:每年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礼志二》:“成帝时,中宫亦年年拜陵,议者以为非礼。”
      ▶元·陆仁《题金陵》诗:“忘情只有龙河柳,烟雨年年换旧条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纳兰性德《卜

  • 身上

    读音:shēn shàng

    繁体字:身上

    英语:on one\'s body; physically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本身,自己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庾炳之传》:“炳之身上之衅,既自藉藉,交结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