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木兰花慢·指荣河峻岳》 簪缨散、关塞阻,恨难寻杏馆觅瓜畴。

簪缨散、关塞阻,恨难寻杏馆觅瓜畴。

意思:官僚们散、关阻塞,恨难不久杏馆找瓜畴。

出自作者[宋]朱敦儒的《木兰花慢·指荣河峻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指荣河峻岳,锁胡尘、几经秋。叹故苑花空,春游梦冷,万斛堆愁。簪缨散、关塞阻,恨难寻杏馆觅瓜畴。凄惨年来岁往,断鸿去燕悠悠。拘幽。化碧海西头。剑履问谁收。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、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感慨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。 首句“指荣河峻岳,锁胡尘、几经秋”,诗人以雄伟的山河象征国家命运的辉煌,但随即而来的却是锁链般的胡尘,象征着国家的沉沦。这种强烈的对比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。 “叹故苑花空,春游梦冷,万斛堆愁。”诗人以花喻国家的衰落,春天的游赏如同梦境般冷清,万斛的愁绪如山般堆积。这里的比喻生动形象,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深深忧虑,也表达了个人命运的无奈和沉重。 “簪缨散、关塞阻,恨难寻杏馆觅瓜畴。”这句诗描绘了社会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打击。簪缨散尽,关塞阻隔,过去的繁华已经消失,诗人再也无法找到过去的欢乐。这种描绘既表达了社会的动荡和变迁,也表达了个人命运的悲凉。 “凄惨年来岁往,断鸿去燕悠悠。”这句诗以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来表达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。诗人以鸿雁和燕子的比喻来表达人生的漂泊和无助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。 “拘幽。化碧海西头。剑履问谁收。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正义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。诗人以化碧海西头的典故来表达对正义的坚持和对邪恶的反抗,以剑履问谁收的疑问来表达对英雄主义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的坚持。 整首诗以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坚韧不屈的精神为主题,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、历史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坚定的信念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语言简练而生动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指荣河峻岳,锁胡尘、几经秋。
叹故苑花空,春游梦冷,万斛堆愁。
簪缨散、关塞阻,恨难寻杏馆觅瓜畴。
凄惨年来岁往,断鸿去燕悠悠。
拘幽。
化碧海西头。
剑履问谁收。
但易水歌传,子山赋在,青史名留。
吾曹镜中看取,且狂歌载酒古扬州。
休把霜髯老眼,等闲清泪空流。
作者介绍 陈子昂简介
朱敦儒(1081-1159),字希真,洛阳人。历兵部郎中、临安府通判、秘书郎、都官员外郎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,致仕,居嘉禾。绍兴二十九年(1159)卒。有词三卷,名《樵歌》。朱敦儒获得“词俊”之名,与“诗俊”陈与义等并称为“洛中八俊”(楼钥《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》)朱敦儒著有《岩壑老人诗文》,已佚;今有词集《樵歌》,也称《太平樵歌》,《宋史》卷四四五有传。今录诗九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关塞

    读音:guān sài

    繁体字:關塞

    英语:A frontier juncture, and a strategic pass.

    意思:(关塞,关塞)

     1.边关;边塞。
      ▶

  • 簪缨

    读音:zān yīng

    繁体字:簪纓

    英语:high-ranking official

    意思:(簪缨,簪缨)
    古代官吏的冠饰。比喻显贵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萧统《锦带书十二月启•姑洗三月》:

  • 散关

    读音:sàn guān

    繁体字:散關

    意思:(散关,散关)
    即大散关。在陕西省·宝鸡市西南大散岭上。当秦岭咽喉,扼川·陕间交通,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曹操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晨上散关山,此道当何难!”宋·

  • 瓜畴

    读音:guā chóu

    繁体字:瓜疇

    意思:(瓜畴,瓜畴)
    瓜圃。
      ▶宋·范浚《课畦丁灌园》诗:“瓜畴准拟狸头大,草径隄防马齿繁。”

    解释:1.瓜圃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