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至不须樽有酒,家贫肯厌空无烟。
意思:客人到不必有酒樽,家里贫穷肯满足空无烟。
出自作者[宋]傅察的《次韵烹茶四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懒仙》,懒仙是一个隐士,他过着闲适的生活,喜欢品茶,喜欢清泉,喜欢山珍海味。这首诗正是通过描绘懒仙的生活,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首联“吏隐从人号懒仙,一瓯常及日高眠。”直接点出懒仙的称号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诗人用“吏隐”来表达自己对于隐居和为官的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。“一瓯常及日高眠”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闲适,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向往。
颔联“要令万卷浇胸次,便觉三山到眼前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。读书可以让人胸怀壮志,可以让人眼界开阔,可以让人心境澄明。而隐居生活则可以让人们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,让人们过上一种宁静、淡泊的生活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读书和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。
颈联“客至不须樽有酒,家贫肯厌空无烟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贫穷的看法。诗人认为贫穷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,反而是一种自由、清净的生活方式。客人来访时不需要准备酒菜,家中贫困也并不影响诗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。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和乐观。
尾联“清泉近在南山麓,珍味殊胜渭水煎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清泉的美味和山珍海味的珍贵。诗人用“近在”和“殊胜”两个词来形容这些美食,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。同时,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读书、对贫穷、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。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