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醉后却寄元九》 行到城门残酒醒,万重离恨一时来。

行到城门残酒醒,万重离恨一时来。

意思:行到城门残破酒醒,万重离恨一时间来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醉后却寄元九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离别诗,通过对离别场景和离别情感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深离愁。 首句“蒲池村里匆匆别”描绘了离别的场景,诗人匆匆忙忙地告别蒲池村里的朋友,表现出离别的匆忙和不舍。第二句“沣水桥边兀兀回”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沣水桥边徘徊的情景,他默默地站在桥边,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,无法排遣离别的痛苦。 “行到城门残酒醒”是诗人的行动和心理变化,他走到城门口,发现残酒还未完全退去,这表明他刚刚喝过酒,借酒消愁,但离别之痛仍然让他清醒。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,他试图通过喝酒来缓解离别的痛苦,但最终还是无法逃避现实。 “万重离恨一时来”是全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将离别的痛苦和遗憾凝聚在一起,表达了他深深的离愁。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不舍,也揭示了离别的残酷和无奈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,情感真挚动人。诗人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心理活动,让读者感受到了深深的离愁和不舍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遗憾,让人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。这首诗是一首深情而感人的离别诗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蒲池村里匆匆别,沣水桥边兀兀回。
行到城门残酒醒,万重离恨一时来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酒醒

    读音:jiǔ xǐng

    繁体字:酒醒

    意思:谓醉后醒过来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谒金门•秋愁》词:“酒醒梦回愁几许,夜阑还独语。”
      ▶元·萨都剌《戏王功甫》诗:“王郎酒醒倚修竹,雪后重檐拥毳衣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

  • 城门

    读音:chéng mén

    繁体字:城門

    短语:宅门 球门 窗格 拉门 关门 拱门 便门 太平门 后门 前门 大门 舱门 正门

    英语:city gate

  • 残酒

    读音:cán jiǔ

    繁体字:殘酒

    意思:(残酒,残酒)

     1.喝剩的酒。
      ▶唐·皮日休《奉和鲁望早秋吴体次韵》:“安得瑶池饮残酒,半醉骑下垂天鹏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秋衣歌》:“架上故裘破见肘,

  • 重离

    读音:zhòng lí

    繁体字:重離

    意思:(重离,重离)

     1.《易•离》:“明两作离,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。”
      ▶孔颖达疏:“明两作离者,离为日,日为明。”
      ▶《离》卦为离上离下相重,故以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