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挽贡南漪三首》 岁月供陶写,江湖人笑谈。

岁月供陶写,江湖人笑谈。

意思:岁月供陶写,江湖人笑话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珪的《挽贡南漪三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对一位老年长者的赞美,通过描绘他的品德、福分、经历和影响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祝福。 首句“齿德人皆仰”表达了这位老者的品德和声望都非常高,人们都非常尊敬他。第二句“诗书老更耽”暗示了这位老者对诗书等文化知识的热爱和追求,即使年老更加沉迷。第三句“福兼鸿范五”表达了这位老者不仅拥有好运和福分,还得到了五种鸿运的加持,进一步突出了他的福气。第四句“瑞集凤雏三”则用凤凰雏鸟的吉祥象征,表达了这位老者家族的吉祥和昌盛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岁月供陶写,江湖人笑谈”描绘了这位老者的生活状态,岁月供给他的是陶冶和锻炼,让他在江湖中成为人们谈论的对象。最后两句“流芳钟四叶,兰玉俨相参”表达了对这位老者家族繁荣昌盛、子孙后代都出类拔萃的祝福,就像钟家的四叶芳草一样流芳百世,也像兰花和玉树一样整齐地并列在一起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老年长者的赞美和祝福,表达了对传统美德和家族昌盛的追求,同时也体现了对岁月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齿德人皆仰,诗书老更耽。
福兼鸿范五,瑞集凤雏三。
岁月供陶写,江湖人笑谈。
流芳钟四叶,兰玉俨相参。
作者介绍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

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年),拜参知政事。熙宁九年(1076年),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元丰五年(1082年),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元丰六年(1083年),封郇国公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江湖人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浪迹江湖的人。 唐 元稹 《酬乐天登乐游园见忆》诗:“爱君直如髮,勿念江湖人。” 宋 沉遘 《五言次韵和冲卿省直》:“嗟我江湖人,胡为投此间?”

    2.旧时指流浪四方,以卖艺、卖药、星相占卜等谋生的人。

    读音:jiāng hú rén

  • 笑谈

    解释

    笑谈 xiàotán

    [laughingstock] 笑话;笑料

    传为笑谈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笑谑;谈笑。 宋 曾巩 《访石仙岩杜法师》诗:“君琴一张酒一壶,笑谈衮衮

  • 岁月

    读音:suì yuè

    繁体字:歲月

    短语:时 工夫 时空 日 辰 流年 日子 时刻

    英语:the years of a person\'s life

    意思:(岁月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