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缘易厌倦,世事足愁痛。
意思:想沿着容易厌倦,世上的事值得忧愁痛苦。
出自作者[宋]李覯的《和苏著作麻姑十咏·丹霞洞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山西十数里,乃是丹霞洞》是一首描绘山西丹霞洞的美丽景色的诗。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,将丹霞洞的壮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首联“直上穷云霓。中宽入罂甕。”描绘了诗人攀登丹霞洞的情景,他一路向上,直至云霓之边际,可见其高耸入云。而洞内宽阔如罂瓮,给人一种神秘而宽广的感觉。
颔联“红尘生不识,明月手可捧。”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洞内的景象,他仿佛能避开尘世的喧嚣,只沉浸在这清幽的洞天之中。而洞内月光如水,诗人甚至可以轻而易举地用手捧起。这一联将洞内的静谧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,突显了丹霞洞的独特魅力。
颈联“人家千里庭,泉源六月冻。”诗人描绘了洞外景象的美丽,千里之外的人家与洞内的清泉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。泉源在六月也显得寒冷,进一步突显了丹霞洞的清凉宜人。
尾联“欲缘易厌倦,世事足愁痛。”诗人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丹霞洞的深深眷恋。这既是对丹霞洞的赞美,也是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叹息。
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丹霞洞的美丽景色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叹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世界,让人流连忘返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,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