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》 诗无好语书仍俗,喜气多多抵得惭。

诗无好语书仍俗,喜气多多抵得惭。

意思:诗不喜欢谈论书仍习惯,喜气多到得很。

出自作者[宋]杨万里的《谢赵茂甫惠浙曹中笔蜀越薄牋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赞美和赞赏百楮先生的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钦佩之情。 首先,“十免炎,心知奇绝敢言贪”,表达了百楮先生无私奉献的精神,他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的贡献,即使面临炎热的挑战,也毫不退缩。这种精神是奇特而绝妙的,他敢于直言自己的追求和理想,不畏权贵,不贪图私利。 “诗无好语书仍俗”,这里用了一种反语的手法,表达了百楮先生虽然诗歌平淡无奇,书信也过于寻常,但这恰恰是他朴实无华、真实自然的特点。他并不追求华丽的辞藻和技巧,而是以真诚和自然取胜。 “喜气多多抵得惭”,最后一句表达了百楮先生虽然平凡,但他的乐观和积极态度却让人感到无限的欢喜和欣慰。这种乐观和积极的态度,让他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,这比任何的惭愧和自卑都要来得有价值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赞美百楮先生的精神、风格和态度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钦佩之情。同时,也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: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表面的华丽和虚荣,而在于内心的真实和真诚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百楮先生十免炎,心知奇绝敢言贪。
诗无好语书仍俗,喜气多多抵得惭。
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
杨万里(1127年10月29日—1206年6月15日),字廷秀,号诚斋。汉族江右民系,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)人。南宋大臣,著名文学家、爱国诗人,与陆游、尤袤、范成大并称“南宋四大家”(又作“中兴四大诗人”)。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“诚斋”二字,故学者称其为“诚斋先生”。

绍兴二十四年(1154年),杨万里登进士第,历仕宋高宗、孝宗、光宗、宁宗四朝,曾任知奉新县、国子博士、广东提点刑狱、太子侍读、秘书监等职,官至宝谟阁直学士,封庐陵郡开国侯。开禧二年(1206年),杨万里病逝,年八十。获赠光禄大夫,谥号“文节”。

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,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,被誉为一代诗宗。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、清新自然,富有幽默情趣的“诚斋体”。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,且以此见长。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、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。著有《诚斋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喜气

    读音:xǐ qì

    繁体字:喜氣

    英语:beamish

    意思:(喜气,喜气)

     1.祥瑞之气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天官书》:“卿云见,喜气也。”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光武纪》:“

  • 多多

    读音:duō duō

    繁体字:多多

    英语:many

    意思:极言其多。
      ▶汉·扬雄《法言•问神》:“书不经,非书也;言不经,非言也。言书不经,多多赘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元稹《善歌如贯珠赋》

  • 好语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赞扬、称颂的话。《史记·南越列传》:“且先王昔言,事天子期无失礼,要之不可以説好语入见。入见则不得復归,亡国之势也。” 唐 李贺 《沙路曲》:“沙路归来闻好语,旱火不光天下雨。” 王琦 汇解:“好语,谓民间称颂之语。”

    2.指仁义之言,善言。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“ 魏明帝 为外祖母筑馆於 甄氏 ” 刘孝标 注引《魏末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