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寄邓道士(并引)》
乃以酒一壶,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。
乃以酒一壶,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。
意思:
于是把一壶酒,依照苏州韵脚作诗寄送的说。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寄邓道士(并引)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对罗浮山隐者的怀念与想象,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寂寥与清苦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倾慕。 首句“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”化用了韦应物的诗意,以一杯罗浮春酒遥寄山中道士,表达了作者对道士的思念之情。罗浮春是罗浮山所产的名酒,采薇客则指山中道士,因其生活清苦,故以薇菜为食。 接着,“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”两句,通过想象道士独酌醉卧的情景,进一步描绘了道士的山居生活。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,这种生活状态表现出了道士的孤寂与超然。 然后,“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”两句,通过对道士清啸声声的描绘,展现了道士的高洁与脱俗。幽人指道士,不可见则表现了道士隐逸深山的特性,清啸则表现了道士的超然与不羁。 最后,“聊戏庵中人,空飞本无迹”两句,以戏谑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对道士的亲切与倾慕。聊戏庵中人,表现了作者与道士之间的亲密关系,空飞本无迹则表现了道士隐逸生活的无迹可寻。 整首诗通过对罗浮山隐者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倾慕,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与感悟。
相关句子
苏州欲见石湖老,到得苏州发更了。
-- 出自《五更过无锡县,寄怀范参政尤侍郎》作者:[宋]杨万里
定说苏州语。
-- 出自《颂古四十四首》作者:[宋]释师范
苏州有,常州有。
-- 出自《送讷堂和尚住秀之天宁》作者:[宋]释师范
苏州菱,邵伯藕。
-- 出自《偈颂一百零九首》作者:[宋]释可湘
恼损苏州狂刺史。
-- 出自《减字木兰花·湖山明秀》作者:[元]王寂
乌鹊桥在苏州南门。
-- 出自《送苏州李使君赴郡二绝句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毋谓恶小,乃以自欺。
-- 出自《训子》作者:[宋]詹初
圣人固多能,艺乃以不试。
-- 出自《杂兴十首以贫坚志士节病长高人情为韵》作者:[宋]陆游
■闻用骨鲠,乃以浮阳疏。
-- 出自《咏史(二十一首)》作者:[明]刘基
乃以农自目,其然岂其然。
-- 出自《戏呈君用》作者:[宋]方岳
乃以晦自居,悠然近天真。
-- 出自《题李粹伯晦庵》作者:[宋]曾协
后世穷梯航,乃以嗜欲故。
-- 出自《来去路》作者:[宋]方回
齐王累己见,乃以小大移。
-- 出自《别张袁州五首》作者:[宋]彭龟年
酒一卮。
-- 出自《长相思·花一枝》作者:[宋]王之道
?余惟酒一钟。
-- 出自《送杨奉礼》作者:[宋]苏轼
报答春光酒一卮?
-- 出自《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》作者:[宋]杨万里
一曲春风酒一卮。
-- 出自《采桑子·茜罗结就丁香颗》作者:[宋]吴文英
十载相逢酒一卮。
-- 出自《浣溪沙》作者:[宋]欧阳修
离合悲欢酒一壶。
-- 出自《定风波 永宁范使君园亭,会汝南周车器,汾》作者:[元]元好问
且尽生前酒一瓯。
-- 出自《南乡子·帘卷水西楼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早依苏扬州,匠手为砻磨。
-- 出自《送秦主簿赴仁和》作者:[宋]范祖禹
既归蕙帐情何怨,不上扬州韵更清。
-- 出自《闻鹤》作者:[宋]徐集孙
作诗寄殷勤。
-- 出自《赠水帘洞黄秀才》作者:[宋]林干之
作诗谢不敏。
-- 出自《秋夕不能佳眠》作者:[宋]范成大
”及还,作诗送之。
-- 出自《送表忠观钱道士归杭》作者:[宋]苏轼
起岩作诗,辑和厥
-- 出自《四贤堂》作者:[宋]汤起岩
能作诗,皆神仙意。
-- 出自《三朵花(并叙)》作者:[宋]苏轼
寄之深识。
-- 出自《赠刘琨诗二十首 十六》作者:[魏晋]卢谌
寄之飞鸿。
-- 出自《赠刘南郡委连诗》作者:[南北朝]沈约
寄之此诗。
-- 出自《失题》作者:[魏晋]陆云
诗句原文
罗浮山有野人,相传葛稚川之隶也。
邓道士守安,山中有道者也,尝于庵前见其足迹长二尺许。
绍圣二年正月十日,予偶读韦苏州《寄全椒山中道士》诗云:今朝郡斋冷,忽念山中客。
涧底束荆薪,归来煮白石。
遥持一樽酒,远慰风雨夕。
落叶满空山,何处寻行迹。
乃以酒一壶,仍依苏州韵作诗寄之云。
一杯罗浮春,远饷采薇客。
遥知独酌罢,醉卧松下石。
幽人不可见,清啸闻月夕,聊戏庵中人,空飞本无迹。
作者介绍
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苏州
读音:
拼音:
sū zhōu
五笔:alyt
苏州的解释
苏州,古称吴,简称为苏,又称姑苏、平江等,位于江苏省东南部,长江三角洲中部,东临上海,南接浙江,西抱太湖,北依长江,全市面积8488.42平方公里。
词语分解
苏的解
苏州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