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陪张龙图南湖暑饮》 荷香着衣不去,竹色映酒遥来。

荷香着衣不去,竹色映酒遥来。

意思:荷花香穿衣服不去,竹色映酒遥来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陪张龙图南湖暑饮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写景诗,通过细腻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一幅夏日盛宴的图景。让我们逐句来赏析这首诗。 首句“红旆萦林却转”,这里运用了动态的描绘手法,描述了红旗(红旆)在树林中飘扬旋转的场景,给人一种热烈而生动的感觉,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这场宴会的热闹气氛。 次句“琼筵就水重开”,这里的“琼筵”指的是精美的宴席,“就水”则点明了这场宴席的环境,即在水边。这一句静态地描绘了宴席的场景,给人一种优雅而舒适的感觉。 第三句“荷香着衣不去”,这里运用了嗅觉的描绘手法,让人感受到荷花香气的存在。同时,“着衣不去”也让人感觉到这种香气紧紧粘附在衣物上,不愿散去,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愉快气氛。 最后一句“竹色映酒遥来”,这里运用了视觉的描绘手法,描绘了远处的竹林景色倒映在酒杯中,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。同时,“遥来”也带有一种远方而来的美感,使得整个画面更加深远和广阔。 总体来说,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手法,生动地展现了一场夏日盛宴的场景,给人一种热烈而优雅的感觉。同时,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各种感官的描绘,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立体和生动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红旆萦林却转,琼筵就水重开。
荷香着衣不去,竹色映酒遥来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着衣

    读音:zhuó yī

    繁体字:著衣

    英语:to wear clothing

    意思:(着衣,着衣)
    穿衣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排调》:“谢遏夏月尝仰卧,谢公清晨卒来,不暇着衣

  • 竹色

    读音:zhú sè

    繁体字:竹色

    意思:竹子的色泽。
      ▶唐·许浑《宿开元寺楼》诗:“竹色寒清簟,松香染翠帱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商隐《潭州》诗:“湘泪浅深滋竹色,楚歌重叠怨兰丛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沧《题马太尉华山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