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泊松滋江亭》 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

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

意思:沙帽随只鸥鸟,小船在这亭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泊松滋江亭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江湖深更白,松竹远微青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诗。它以江水、松竹、鸥鸟等自然元素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。 首联“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江湖深更白,松竹远微青”,诗人以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的景象为引子,描绘了江面宽阔、水色清澈的场景。沙帽和扁舟都是江面的象征,而鸥鸟的出现则增添了诗的生动性。松竹则象征着高洁和坚韧,远处的微青色则给人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觉。 颔联“一柱全应近,高唐莫再经”,诗人用典故来描绘眼前的景象,表达了对眼前景色的赞美之情。这里提到的“一柱”,可能是指亭子附近的一座山峰或石柱,因为靠近亭子而显得特别突出。而“高唐”则是指传说中的巫山云雨之地,诗人用它来表达对亭子的赞美之情,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短暂、世事无常的哲理。 颈联“今宵南极外,甘作老人星”,诗人表达了对长夜漫漫、星空璀璨的向往之情。这里的“南极”可能是指南方的星空,而“老人星”则是天文学中的一个星座,代表着长寿和智慧。诗人用它来表达对长者的敬意和赞美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智慧和长久的追求。 最后一句“今宵甘作老人星”,诗人以甘愿成为老人星来表达对人生智慧和长久的向往之情。这句话既是对长者的赞美,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。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,通过描绘江面、松竹、鸥鸟等元素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追求,如对长者的敬意、对智慧的向往以及对长久人生的追求等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沙帽随鸥鸟,扁舟系此亭。
江湖深更白,松竹远微青。
一柱全应近,高唐莫再经。
今宵南极外,甘作老人星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扁舟

    读音:piān zhōu

    繁体字:扁舟

    英语:canoe

    意思:I
    小船。
       ▶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

  • 沙帽

    读音:shā mào

    繁体字:沙帽

    意思:即纱帽。古代君主或贵族、官员所戴的一种帽子。亦借指官员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泊松滋江亭》诗:“沙帽随鸥鸟,扁舟繫此亭。”沙,一本作“纱”。

    解释:1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