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张匠临以秘阁知赣州》 不知书疏何所言,每一论奏人争传。

不知书疏何所言,每一论奏人争传。

意思:不知道书信有什么话,每一次上奏论人争相传。

出自作者[宋]魏了翁的《送张匠临以秘阁知赣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西南间气忠献公的赞美诗,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。诗中描述了忠献公的才华、志向、胸怀和忠诚,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表现和影响力。 首联“西南间气忠献公,一生心事天与通”,表达了对忠献公一生的赞美和敬仰之情。他是一位才华横溢、志向高远的人,他的心事与天地相通,表达了他对国家、人民和社会的深深关怀。 颔联“才高志广无处着,独倚衡疑望关洛”,表达了忠献公的无奈和困惑。他有着广阔的胸怀和才华,却无处施展,只能独自倚着衡疑,望着关洛,表达了他对国家政治的深深忧虑。 颈联“九州风露方漫漫,卷回残梦归余干”,描绘了忠献公在政治上的努力和奋斗。他面对着九州的风露和艰难,努力回溯过去的梦境,希望能为国家找到出路。 尾联“惟将一念遗孙子,长与世间立人纪”,表达了忠献公对后代的期望和责任。他希望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留给子孙后代,为世间树立榜样和准则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表达了对忠献公的敬仰之情和对他的政治理念和思想的赞美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忠献公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政治的深深忧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西南间气忠献公,一生心事天与通。
才高志广无处着,独倚衡疑望关洛。
九州风露方漫漫,卷回残梦归余干。
惟将一念遗孙子,长与世间立人纪。
宣公端明今在无,我生不识惭非天。
宁知中岁遇行甫,历历典刑犹父祖。
试从微处觇经纶,中边玉洁无纤尘。
大河滔滔恣群饮,逡巡独惜障泥锦。
晓庭戒仗喑无声,掣缨振鬣时时鸣。
京师邸吏自相语,张公立朝我良苦。
不知书疏何所言,每一论奏人争传。
好名之人能逊国,而於豆羹见词色。
反覆耐看不可瑕,此事无素能然邪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不知

    读音:拼音:bù zhī 五笔:gitd

    不知的解释

   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
  • 书疏

    引用解释

    奏疏;信札。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且陛下从 代 来,每朝,郎官上书疏,未尝不止輦受其言。” 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杂艺》:“ 江 南谚云:‘尺牘书疏,千里面目也。’” 唐 杜甫 《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》诗:“ 洞庭 无过雁,书疏莫相忘。” 宋 叶适 《夫人徐氏墓志铭》:“自是十年, 必明 书疏不闕,然愈卑下不已。”

  • 何所

    读音:hé suǒ

    繁体字:何所

    意思:何处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遍处处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胡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