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放言》 饥肠已共夷齐约,一曲高歌去采薇。

饥肠已共夷齐约,一曲高歌去采薇。

意思:饥肠已共夷齐约,一曲高歌去采薇。

出自作者[宋]王禹偁的《放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谁信人间是与非,进须行道退忘机。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,它以简洁而富有象征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。 首句“谁信人间是与非,进须行道退忘机。”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的淡然态度。他相信,真正的道义和真理是不受世俗是非所左右的,因此,无论在何处,无论在何时,我们都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,坚持行道。 “卦逢大壮羝羊困,乡入无何蛱蝶飞。”这两句以易经中的卦象为喻,进一步阐述了人生的困顿与无常。易经中的大壮卦象征着困厄,而乡入无何则象征着无常。这些意象都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,提醒我们要有面对困厄的勇气,也要有接受无常的智慧。 “泽畔衣裳兰作佩,山中生计竹为扉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他渴望像兰花一样生长在清澈的溪流边,像竹子一样在山间生长。这表达了他对自然、纯真生活的向往。 最后两句“饥肠已共夷齐约,一曲高歌去采薇。”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接受,他愿意与夷齐之约共享饥寒,即使如此,他也愿意高歌一曲,去采薇而食。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韧和乐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意象和语言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坚韧乐观的态度。它告诉我们,无论在何处,无论在何时,我们都应该坚持行道,面对困厄,接受无常,向往自然的生活,坚韧乐观地生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谁信人间是与非,进须行道退忘机。
卦逢大壮羝羊困,乡入无何蛱蝶飞。
泽畔衣裳兰作佩,山中生计竹为扉。
饥肠已共夷齐约,一曲高歌去采薇。
作者介绍
王禹偁(chēng,954年-1001年):北宋白体诗人、散文家、史学家。字元之,济州钜野(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)人。太平兴国八年进士,历任右拾遗、左司谏、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。敢于直言讽谏,因此屡受贬谪。宋真宗即位,召还,复知制诰。后贬至黄州,故世称王黄州,后又迁蕲州病死。

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,文学韩愈、柳宗元,诗崇杜甫、白居易,多反映社会现实,风格清新平易。词仅存一首,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,格调清新旷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《五代史阙文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采薇

    读音:cǎi wēi

    繁体字:埰薇

    意思:(参见採薇)

     1.《诗•小雅》篇名。
      ▶《〈诗〉序》:“文王之时,西有昆夷之患,北有玁狁之难,以天子之命命将率,遣戍卒,以守卫中国,故歌《采薇》以遣之。”后遂以

  • 饥肠

    读音:jī cháng

    繁体字:飢腸

    英语:empty stomach

    意思:(饥肠,饥肠)
    飢饿的肚子。饥,通“飢”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月蚀诗效玉川子作》:“婪酣大肚遭一饱,饥肠彻死无由

  • 高歌

    读音:gāo gē

    繁体字:高歌

    英语:s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高声歌吟。
      ▶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高歌陈唱,万岁无斁。”
      ▶唐·许浑《秋思》诗:“高歌一曲掩明镜,昨日少年今

  • 夷齐

    读音:yí qí

    繁体字:夷齊

    意思:(夷齐,夷齐)
    伯夷和叔齐的并称。
      ▶《孔丛子•陈士义》:“夷·齐无欲,虽文·武不能制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梁园吟》:“持盐把酒但饮之,莫学夷·齐事高洁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