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杂曲歌辞·秋夜长》 纤罗对凤凰,丹绮双鸳鸯。

纤罗对凤凰,丹绮双鸳鸯。

意思:纤网回答凤凰,丹绮双鸳鸯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勃的《杂曲歌辞·秋夜长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秋夜长,殊未央》是一首描绘秋夜景象和表达思妇之情的佳作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凄美而深远的秋夜世界。 首先,诗中描绘的秋夜景象十分引人入胜。“月明白露澄清光,层城绮阁遥相望。”月光皎洁,露水晶莹,这是一个清冷而美丽的夜晚。而“层城绮阁”则描绘了女子所居之地的华美,与秋夜的清冷形成对比,更显思妇的孤独和思念之情。 接着,诗人笔锋一转,描绘了思妇的内心世界。“遥相望,川无梁,北风受节雁南翔。”思妇望着远方,但见河流无桥,无法相渡;秋风送寒,大雁南飞,更增添了她对远行丈夫的思念。这些景象都反映出她的孤独和无奈。 接下来,“鸣环曳履出长廊,为君秋夜捣衣裳”两句,诗人描绘了思妇在秋夜为丈夫捣衣的情景,表现出她的勤劳和体贴。纤细的罗衣,对上凤凰图案,下配双鸳鸯,这都显示出她的心灵手巧和爱意深重。然而,捣衣声中的调砧乱杵却引发了她的伤感情绪。 “思自伤,征夫万里戍他乡”两句,诗人进一步揭示了思妇内心的痛苦和无奈。她思念远行的丈夫,担心他是否安好,这种思念之情让人自伤。而“鹤关音信断,龙门道路长”两句则表达了她的无奈和无助。她知道丈夫所在之地天一方,无法得到他的消息,只能独自承受这份思念之苦。 最后,“所在天一方,寒衣徒自香”两句,诗人再次强调了思妇的孤独和无奈。她为远行的丈夫准备寒衣,但无法送到他手中,只能独自散发着香气。这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无尽思念和关怀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,诗人通过描绘秋夜景象和思妇的内心世界,展现了人间的悲欢离合和爱情的真挚与执着。诗中的语言优美而富有韵律感,使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思妇的孤独和思念之情。这首诗是一首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夜长,殊未央,月明白露澄清光,层城绮阁遥相望。
遥相望,川无梁,北风受节雁南翔,崇兰委质时菊芳。
鸣环曳履出长廊,为君秋夜捣衣裳。
纤罗对凤凰,丹绮双鸳鸯。
调砧乱杵思自伤。
思自伤,征夫万里戍他乡。
鹤关音信断,龙门道路长。
所在天一方,寒衣徒自香。
作者介绍 王勃简介
王勃(约650年—约676年),字子安,汉族,唐代文学家。古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,出身儒学世家,与杨炯、卢照邻、骆宾王并称为“王杨卢骆”、“初唐四杰”。

王勃自幼聪敏好学,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他六岁即能写文章,文笔流畅,被赞为“神童”。九岁时,读颜师古注《汉书》,作《指瑕》十卷以纠正其错。十六岁时,应幽素科试及第,授职朝散郎。因做《斗鸡檄》被赶出沛王府。之后,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,创作了大量诗文。返回长安后,求补得虢州参军。在参军任上,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。唐高宗上元三年(676年)八月,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,不幸渡海溺水,惊悸而死。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,代表作品有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等;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,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,堪称一时之最,代表作品有《滕王阁序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丹绮

    读音:dān qǐ

    繁体字:丹綺

    意思:(丹绮,丹绮)
    红色而有花纹的丝织品。
      ▶唐·王勃《秋夜长》诗:“纤罗对凤凰,丹绮双鸳鸯。”

    造句:暂无

  • 凤凰

    读音:fèng huáng

    繁体字:鳳凰

    短语:凤 鸾

    英语:(n) legendary phoenix bird

    意思:(凤凰,凤凰)
    亦作“凤皇”。
     

  • 鸳鸯

    读音:yuān yāng

    繁体字:鴛鴦

    短语:鸾凤 比翼鸟

    英语:mandarin duck

    意思:(鸳鸯,鸳鸯)

     1.鸟名。似野鸭,体形较小。嘴扁,颈长,

  • 纤罗

    读音:xiān luó

    繁体字:纖羅

    意思:(纤罗,纤罗)

     1.细薄透气的丝织品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于是郑女曼姬,被阿锡,揄纻缟,杂纤罗,垂雾縠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何逊《和刘咨议守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