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答苏庶子》 偶作关东使,重陪洛下游。

偶作关东使,重陪洛下游。

意思:偶作关东派,重陪洛下游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答苏庶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富有情感色彩的诗,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关东使,再次来到洛阳的感受。他病后戒酒,老来禁愁,尽显人生的无奈与悲凉。然而,在落寞与白头之间,他依然珍视与故人的情谊,闲暇之余回味着过往的美好时光。 首联“偶作关东使,重陪洛下游”表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行程,他作为关东使,再次来到洛阳。一个“偶”字,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身不由己,而一个“重”字,则表达了诗人对洛阳的熟悉和再次踏足此地的感慨。 颔联“病来从断酒,老去可禁愁”描绘了诗人病后的生活状态,他因病戒酒,又因年老而难以禁愁。这两句诗流露出诗人的无奈和悲凉,生活的种种不幸让他感到无法承受。 颈联“款曲偏青眼,蹉跎各白头”写诗人与故人的情谊。他们在青春年少时相识,如今都已白发苍苍。一个“偏”字表达出诗人对这段情谊的珍视,而“各白头”则让读者感受到时光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。 尾联“蓬山闲气味,依约似龙楼”则是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回味。蓬山的气息让他想起了曾经的龙楼,那些美好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。一个“闲”字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境,而“依约”则让读者感受到那些记忆已经渐行渐远,模糊不清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、时光无情的感慨,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友情和美好回忆的珍视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偶作关东使,重陪洛下游。
病来从断酒,老去可禁愁。
款曲偏青眼,蹉跎各白头。
蓬山闲气味,依约似龙楼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关东

    读音:guān dōng

    繁体字:關東

    英语:Northeast; east of Shanhaiguan

    意思:(关东,关东)

     1.指函谷关、潼关以东地区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万

  • 下游

    解释

    下游 xiàyóu

    (1) [lower reaches (of a river)]∶河流接近出口的部分,亦指下游附近的地区

    (2) [backward position]∶比喻落后的地位

    引用

  • 偶作

    读音:ǒu zuò

    繁体字:偶作

    意思:谓不经意而作。多用于诗词题中。如唐·白居易有《洛中偶作》诗,宋·辛弃疾有《浣溪沙•偶作》词。

    解释:1.谓不经意而作。多用于诗词题中。如唐白居易有《洛中偶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