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秋声》 独有虚室翁,恬然故无改。

独有虚室翁,恬然故无改。

意思:只有虚室翁,安静所以没有改变。

出自作者[宋]曾巩的《秋声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风怒号的景象,各种声音在江海、坳洼、竹篱等各个角落响起,形成了喧嚣的环境。诗人通过对比各种声音,表现了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喧嚣。然而,在这样的环境中,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,体现了虚怀若谷、恬淡自守的人生态度。 整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描绘和比喻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。同时,诗人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态度,引发了读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。 总之,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壮美与喧嚣,以及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坚韧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乔柯与长谷,秀色故未浼。
秋风来吹之,声如振江海。
怒号无晨夕,唱和若有待。
翏翏遍坳洼洼,岂独缘崔嵬。
百川亦相投,取闹不知悔。
竹篱更謞然,吕律焉足采。
蜩螀岂知微,切切如怨憝。
惟人亦吟哦,沸若烹鼎鼎。
八荒同一鸣,静里安得在。
独有虚室翁,恬然故无改。
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
曾巩(1019年9月30日—1083年4月30日),字子固,汉族,建昌军南丰(今江西省南丰县)人,后居临川,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、政治家。

曾巩出身儒学世家,祖父曾致尧、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。曾巩天资聪慧,记忆力超群,幼时读诗书,脱口能吟诵,年十二即能为文。嘉祐二年(1057),进士及第,任太平州司法参军,以明习律令,量刑适当而闻名。熙宁二年(1069),任《宋英宗实录》检讨,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。熙宁五年(1072)后,历任齐州、襄州、洪州、福州、明州、亳州、沧州等知州。元丰四年(1081),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,管勾编修院,判太常寺兼礼仪事。元丰六年(1083),卒于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),追谥为“文定”。

曾巩为政廉洁奉公,勤于政事,关心民生疾苦,与曾肇、曾布、曾纡、曾纮、曾协、曾敦并称“南丰七曾”。曾巩文学成就突出,其文“古雅、平正、冲和”,位列唐宋八大家,世称“南丰先生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恬然

    读音:tián rán

    繁体字:恬然

    短语:恬静 安静 坦然 宁静 平静 释然 心静 心平气和 平心静气

    英语:calm

    意思:安然,不在意貌。
      ▶《

  • 独有

    读音:dú yǒu

    繁体字:獨有

    英语:only have

    意思:(独有,独有)

     1.独自具有;独自据有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形势》:“召远者,使无为焉;亲近者,言无事焉;唯夜行者

  • 虚室

    读音:xū shì

    繁体字:虛室

    英语:emptiness of the materials

    意思:(虚室,虚室)

     1.空室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一:“户庭无尘杂,

  • 然故

    读音:rán gù

    繁体字:然故

    意思:犹是故;因此。
      ▶《谷梁传•襄公九年》:“所以不异言者善得郑也,嘉其服心受盟,比之旧同好,然故不异言也。”
      ▶《管子•任法》:“故圣君失度量,置仪法,如天地之坚,如列星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