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探钓台》 忘机故把直钩钓,适志何嫌高揭竿。

忘机故把直钩钓,适志何嫌高揭竿。

意思:忘掉关键所以把直钩钓鱼,适志何嫌高高举竹竿。

出自作者[宋]赵汝普的《探钓台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赵汝普的《探钓台》是一首以探访钓台为主题的诗歌,创作背景与钓台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有关。钓台位于中国浙江省富春江畔,相传是东汉高士严子陵垂钓的地方,因此被称为“严陵钓台”。钓台成为历代文人雅士追慕先贤、抒发怀抱的重要场所,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诗词墨宝。 赵汝普在探访钓台时,感受到了这里的历史氛围和山水之美,因此创作了这首《探钓台》。诗歌通过描绘钓台的景色和严子陵的高尚品格,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先生道足师天子,岂为刘郎作谏官。
一线不期贪懦法,两台自受水云宽。
忘机故把直钩钓,适志何嫌高揭竿。
千载尚留真迹在,客星炯炯照相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适志

    读音:shì zhì

    繁体字:適誌

    意思:(适志,适志)
    犹言舒适自得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齐物论》:“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。”
      ▶郭象注:“自快得意,悦豫而行。”
      ▶《晋书•

  • 忘机

    读音:wàng jī

    繁体字:忘機

    英语:with a mind free of schemes; at peace with the world

    意思:(忘机,忘机)
    消除机巧之心。常用以指甘于

  • 直钩

    读音:zhí gōu

    繁体字:直鈎

    意思:(直钩,直钩)

     1.唐·方干《早发洞庭》诗:“举目无平地,何心恋直钩。”
     
     2.传说姜太公出仕前钓于渭滨,所用钓钩是直的且不设饵。后因以“直钩”借指归隐

  • 揭竿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举竿;持竿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若规规然,若丧父母,揭竿而求诸海也。” 成玄英 疏:“似儋揭竿木,寻求大海,欲测深底,其可得乎!” 汉 贾谊 《过秦论上》:“﹝ 陈涉 ﹞斩木为兵,揭竿为旗,天下云集而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

    2.特指武装暴动。《旧唐书·柳璨传论》:“ 李氏 之失驭也……狐鸣鴟啸,瓦解土崩。带 河 礪岳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