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同友人秋日登庾楼》 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

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

意思:六代风光没有询问处,第九条烟水只是凝愁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咸用的《同友人秋日登庾楼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思虑。 首句“兰摧菊暗不胜秋,倚著高楼思莫收”描绘了秋天的景象,兰花和菊花都凋零了,无法抵挡秋天的到来。诗人站在高楼上,思绪万千,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。这两句诗以生动的形象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。 “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。过去的时光已经过去,无处可寻,只剩下九条烟水,让他更加愁苦。这种无助和失落的感觉被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 “谁能百岁长闲去,只个孤帆岂自由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。他意识到人生短暂,不能一直闲散度日,而自由又是何等的珍贵。这两句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,使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热情和追求。 最后一句“欲学仲宣知是否,臂弓腰剑逐时流”表达了诗人想要像王粲一样追求自由的愿望,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无奈和困惑。他想要像王粲一样拥有自由和勇气,但现实却让他感到困惑和无助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,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愁和思虑,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刻,语言简洁而有力,使人感受到了他的热情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兰摧菊暗不胜秋,倚著高楼思莫收。
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
谁能百岁长闲去,只个孤帆岂自由。
欲学仲宣知是否,臂弓腰剑逐时流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烟水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烟水”。 雾霭迷蒙的水面。 唐 孟浩然 《送袁十岭南寻弟》诗:“ 苍梧 白云远,烟水 洞庭 深。” 宋 辛弃疾 《沁园春·灵山齐庵赋》词:“新堤路,问 偃湖 何日,烟水濛濛?” 明 文徵明 《石湖》诗:“ 石湖 烟水望中迷,湖上花深鸟乱啼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一》:“烟水淼茫,庐舍遮映。”

    <
  • 风光

    读音:fēng guāng

    繁体字:風光

    短语:景 景观 色

    英语:(n) natural scenic view

    意思:(风光,风光)

     1.风以及草木上

  • 六代

    读音:liù dài

    繁体字:六代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黄帝、唐、虞、夏、殷、周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乐志上》:“周始二《南》,《风》兼六代。昔黄帝作《云门》,尧作《咸池》,舜作《大韶》,禹作《大夏》,殷作《大濩》,周作《大武

  • 无问

    读音:wú wèn

    繁体字:無問

    意思:(无问,无问)

     1.不论。
      ▶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煮胶》:“但是生皮,无问年岁久远,不腐烂者,悉皆中煮。”
      ▶清·曾国藩《仁和邵君墓志铭》:“位西

  • 凝愁

    读音:níng chóu

    繁体字:凝愁

    意思:凝聚愁情。
      ▶唐·李咸用《同友人秋日登庾楼》诗:“六代风光无问处,九条烟水但凝愁。”
      ▶宋·柳永《八声甘州》词:“争知我,倚阑干处,正恁凝愁。”
      ▶宋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