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怀(三首)》 年年遇雪霜,谁谓寒可易。

年年遇雪霜,谁谓寒可易。

意思:年年被雪霜,谁说寒冷可以改变。

出自作者[明]戴良的《咏怀(三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奇树为引子,借物抒情,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、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。 首联“庭前两奇树,常有好容色。”描绘了庭前两棵奇特的树,常有美丽的颜色。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生命力旺盛或品格高尚。然而,这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,反而对它们视而不见,这引发了诗人的感慨。 颔联“年年遇雪霜,谁谓寒可易。”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无奈,即使再寒冷的冬天,奇树依然坚韧不屈,这象征着某些高尚品质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屈。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人们往往在困难面前轻易放弃,这反映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。 颈联“大道久已丧,末路多凉德。”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。大道指高尚的道德,末路则指现实社会。诗人感叹道德已经丧失,社会风气变得凉薄。这一句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。 尾联“此士难再逢,四顾吾何适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信义的赞美,同时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、道德沦丧的无奈和迷茫。诗人感到自己无处可去,无处可寻。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,也是对未来的迷茫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奇树为引子,通过描绘它们的坚韧和人们对它们的忽视,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、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。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,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传达给了读者,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庭前两奇树,常有好容色。
年年遇雪霜,谁谓寒可易。
大道久已丧,末路多凉德。
狐裘已适体,谁念寒途客。
古有延陵子,使还过徐国。
徐君骨已朽,信义逾感激。
解剑挂高树,至宝非所惜。
此士难再逢,四顾吾何适。
¤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雪霜

    读音:xuě shuāng

    繁体字:雪霜

    意思:
     1.雪和霜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﹝孟冬之月﹞行秋令,则雪霜不时,小兵时起,土地侵削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绅《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》诗:“渐喜雪霜消

  • 年年

    读音:nián nián

    繁体字:年年

    意思:每年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礼志二》:“成帝时,中宫亦年年拜陵,议者以为非礼。”
      ▶元·陆仁《题金陵》诗:“忘情只有龙河柳,烟雨年年换旧条。”
      ▶清·纳兰性德《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