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江夏酬高崇节》 腊雪都堂试,春风汴水行。

腊雪都堂试,春风汴水行。

意思:腊月雪都堂考试,春风汁水行。

出自作者[唐]罗隐的《江夏酬高崇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腊雪都堂试,春风汴水行》,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,这首诗主要描述了作者在腊雪和春风的背景下,回忆过去的经历,感叹时局的动荡,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 首联“十年虽抱疾,何处不无情?”表达了作者在病中仍然对生活充满热情,无论身处何地,都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。这里用“无情”来形容作者对生活的热爱,也表达了作者即使身体抱病,也无法抑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 颔联“群盗正当路,此游应隔生”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环境,盗贼横行,道路阻塞,作者无法自由地游历。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。 颈联“劳君问流落,山下已躬耕”是作者对友人的回答,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在异乡,但仍然坚持耕种,努力生活。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回答,也是对自己生活的真实写照。 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描述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忧虑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坚持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,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和情感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忧虑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腊雪都堂试,春风汴水行。
十年虽抱疾,何处不无情?
群盗正当路,此游应隔生。
劳君问流落,山下已躬耕。
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
罗隐(833年-909年)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)人,唐末五代时期诗人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

大中十三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“谗书虽胜一名休”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“十二三年就试期”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“十上不第”。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三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公元909年(五代后梁开平三年)去世,享年77岁。

著有《谗书》及《太平两同书》等,思想属于道家,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“太平匡济术”,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风

    读音:chūn fēng

    繁体字:春風

    英语:spring breeze

    意思:(春风,春风)

     1.春天的风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:“寤春风兮发鲜荣,絜斋俟兮

  • 腊雪

    读音:là xuě

    繁体字:臘雪

    意思:(腊雪,腊雪)
    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。
      ▶唐·刘禹锡《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》诗:“泰山呈腊雪,隋柳布新年。”
      ▶宋·欧阳修《蝶恋花》词:“尝爱西湖春色早,腊雪方销,已

  • 都堂

    读音:dōu táng

    繁体字:都堂

    意思:
     1.唐尚书省署居中,东有吏、户、礼三部,西有兵、刑、工三部,尚书省的左右僕射总辖各部,称为都省,其总办公处称为都堂。
      ▶宋·金沿之。
      ▶唐·韦承贻《策试夜

  • 试春

    读音:shì chūn

    繁体字:試春

    意思:(试春,试春)

     1.品尝春茶。
      ▶宋·黄庭坚《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》诗:“官焙荐璧天解颜,瀹汤试春聊加飧。”
     
     2.谓在春天萌

  • 水行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水上航行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夫水行莫如用舟,而陆行莫如用车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陆行乘车,水行乘船。”《晋书·傅玄传》:“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,使 祗 出诣 河阴 ,修理舟檝,为水行之备。”

    2.谓游水。《新五代史·吴越世家·钱鏐》:“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。” 清 黄鷟来 《杂诗》:“水行剸蛟龙,陆出截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