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梅圣俞杏花》 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

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

意思:谁道梅花早,残年难道是春天。

出自作者[宋]欧阳修的《和梅圣俞杏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何如艳风日,独自占芳辰。》是一首对梅花的赞美。诗中描绘了梅花不畏寒冷,独自绽放的姿态,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敬仰之情。 首先,“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”这两句诗表达了梅花并非春天最早开放的花朵,但并不意味着它已经衰老或即将凋零。相反,它是在寒冬中独自绽放,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,给人以希望和鼓舞。这里的“残年”与“春”形成对比,突出了梅花在冬季的独特地位和价值。 “何如艳风日,独自占芳辰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赞美了梅花的高洁品质。在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春风中,许多花朵都争相绽放,而梅花却选择独自享受这份美好时光,独自散发着芳香。这表现出梅花不与群芳争艳,保持自我本色的精神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在寒冬中独自绽放的形象,赞美了梅花高洁、坚韧、不畏艰难的品质。同时,也表达了对梅花独立、自持、不随波逐流的品格的敬仰之情。这首诗语言简练、寓意深刻,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和赞美。 此外,这首诗也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困境中坚守自我、不屈不挠的人和事,提醒我们要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,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谁道梅花早,残年岂是春。
何如艳风日,独自占芳辰。
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
欧阳修(1007年8月1日-1072年9月22日),字永叔,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人,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,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。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官至翰林学士、枢密副使、参知政事,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累赠太师、楚国公。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、苏洵、苏辙、王安石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,并与韩愈、柳宗元、苏轼被后人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

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。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,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。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,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。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,也对诗风、词风进行了革新。在史学方面,也有较高成就,他曾主修《新唐书》,并独撰《新五代史》。有《欧阳文忠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残年

    读音:cán nián

    繁体字:殘年

    短语:龙钟 岁暮 晚年 天年 老年 风烛残年 暮年 夕阳

    英语:last days of the year; the evening of life

  • 梅花

    读音:méi huā

    繁体字:梅花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plum blossom

    意思:
     1.梅树的花。早春先叶开放,花瓣五片,有粉红、白、红等颜色。是有名的观赏植物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