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同袭美游北禅院(院即司勋陆郎中旧宅)》 今日有情消未得,欲将名理问思光。

今日有情消未得,欲将名理问思光。

意思:今天有情消未得到,要将名理问思光。

出自作者[唐]陆龟蒙的《同袭美游北禅院(院即司勋陆郎中旧宅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描绘了一个清幽而富有禅意的环境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向往。 首联“连延花蔓映风廊,岸帻披襟到竹房。”诗人首先描绘了周围的环境,连绵的花蔓在风廊的映衬下摇曳生姿,而敞开衣襟的诗人则沿着廊道,来到了竹林中的静谧房屋。这里的“连延”和“映风”两个词,生动地描绘了花蔓在风中摇曳的姿态,而“岸帻”和“披襟”则表达了诗人敞开衣襟,尽情享受自然之美的状态。 颔联“居士只今开梵处,先生曾是草玄堂。”这一联是对诗人所处环境的进一步描述。居士正在这里讲经说法,而诗人曾经在这里著书立说。这里的“梵处”和“草玄堂”都是古代文人雅士的修身之处,代表着诗人的清雅生活。 颈联“清尊林下看香印,远岫窗中挂钵囊。”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他自己的状态。在林下饮酒,看着香印燃烧,远处的山峦如同挂在一旁的钵囊,这样的描绘充满了诗情画意。 尾联“今日有情消未得,欲将名理问思光。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喜爱,但他也感到自己无法完全沉浸在这种环境中,于是他想向思光求教,寻求内心的平静。这里的“有情消未得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深眷恋,而“欲将名理问思光”则表达了他向思光寻求智慧的愿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描绘了一个清幽而富有禅意的环境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环境的深深喜爱和向往。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思考,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,这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连延花蔓映风廊,岸帻披襟到竹房。
居士只今开梵处,先生曾是草玄堂。
清尊林下看香印,远岫窗中挂钵囊。
今日有情消未得,欲将名理问思光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陆龟蒙(?~公元881年),唐代农学家、文学家、道家学者,字鲁望,号天随子、江湖散人、甫里先生,长洲(今苏州)人。曾任湖州、苏州刺史幕僚,后隐居松江甫里(今甪直镇),编著有《甫里先生文集》等。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《笠泽丛书》中,现实针对性强,议论也颇精切,如《野庙碑》、《记稻鼠》等。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,世称“皮陆”,诗以写景咏物为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有情

    读音:yǒu qíng

    繁体字:有情

    英语:sattva

    意思:
     1.有情感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言语》:“卫洗马初欲渡江,形神惨悴,语左右云:‘见此芒芒,不觉百端交集。

  • 今日

    读音:jīn rì

    繁体字:今日

    英语:to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本日;今天。
      ▶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:“今日病矣,予助苗长矣。”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送张道士序》:“今日有书至。”

  • 理问

    读音:lǐ wèn

    繁体字:理問

    意思:(理问,理问)

     1.审理,讯问。
      ▶《元史•刑法志一》:“其斗讼……及科差不公自相告言者,从本管理问。”
      ▶《水浒传》第二六回:“原来县吏都是与西门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