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水阁晨起》 板阁常晏眠,偶独起清旦。

板阁常晏眠,偶独起清旦。

意思:板间通常很晚睡觉,偶只有起床清晨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水阁晨起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板阁常晏眠,偶独起清旦》是一首描绘诗人清晨独自起床,欣赏江景的诗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,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。 首句“板阁常晏眠,偶独起清旦。”描绘了诗人平常习惯早睡,此刻独自醒来在清晨时分。这里的“板阁”指的是诗人居住的阁楼,“晏眠”则表达了诗人平常的生活习惯。“偶独起”则表达了此刻独自醒来的孤独感。 “月落簷鸟语,烟开客船散。”描绘了清晨的景象:月亮落下,檐下鸟儿开始鸣叫,烟雾散去,客船也逐渐离开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声音和动态,表达了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。 “长江色自澄,汀树声空乱。”这两句描绘了长江的景色:江水清澈,汀树的声音乱中有序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江景,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“群动又复然,劳劳可长叹。”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:万物又开始忙碌起来,人们的生活也如此,劳碌不停。诗人通过长叹,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独自起床欣赏江景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感受。诗人的孤独感、对大自然的敬畏、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都在这首诗中得到了体现。这首诗语言简洁,意境深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板阁常晏眠,偶独起清旦。
月落簷鸟语,烟开客船散。
长江色自澄,汀树声空乱。
群动又复然,劳劳可长叹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晏眠

    读音:yàn mián

    繁体字:晏眠

    意思:
     1.安眠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遣兴》诗之一:“安得廉颇将,三军同晏眠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安石《阴山画虎图》诗:“禽逃兽遁亦萧然,岂若封疆今晏眠。”
      ▶清徐

  • 清旦

    读音:qīng dàn

    繁体字:清旦

    意思:清晨。
      ▶《列子•说符》:“昔齐人有欲金者,清旦衣冠而之市,适鬻金者之所。”
      ▶宋·柳永《巫山一段云》词之三:“清旦朝金母,斜阳醉玉龟。”
      ▶清·葆光子《

  • 板阁

    读音:bǎn gé

    繁体字:闆閣

    意思:(板阁,板阁)

     1.木板楼阁。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蟠龙寺》诗:“板阁独眠惊旅枕,木鱼晓动随僧粥。”
     
     2.用木板隔成的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