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释
1.佛教语。“色”与“空”的并称。谓物质的形相及其虚幻的本性。 唐 王维 《谒璇上人》诗序:“色空无碍,不物物也;嘿语无际,不言言也。” 清 吴伟业 《清凉山赞佛诗》:“色空两不住,收拾宗风裡。” 靳荣藩 注:“《心经》:‘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。’”
2.佛教语。“色即是空”的略语。谓一切事物皆由因缘所生,虚幻不实。 唐
读音:yuán zì
繁体字:原自
意思:本来,原来。 ▶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:“﹝杨佥宪﹞家道原自殷富,并不干预外事,到是个守本分的。”
解释:1.本来,原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