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偈颂二十二首》 白苹洲畔,红蓼岸头。

白苹洲畔,红蓼岸头。

意思:浮萍洲畔,红蓼岸头。

出自作者[宋]释妙伦的《偈颂二十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边垂钓图,富有诗情画意,同时也传递出诗人闲适的心情。 首句“白苹洲畔,红蓼岸头”点明了环境:白苹洲畔,红蓼岸头,这是江边一处水边,环境清幽宁静。白苹,一种浮萍,常生在水边,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。红蓼,则是蓼科植物的一种,其花色红艳,与白苹洲形成对比,增加了画面的色彩丰富性。 “渔人得意,拨动孤舟”描绘出渔人悠闲自得的神态,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。孤舟是他的工具,也是他与外界的连接点,他的动作,他的心情,都通过孤舟传递出来。 “飞起一行两塞雁,漾开七个八个鸥”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景象:两行飞雁,八只鸥鸟,增加了画面的动态和数量,使画面更加丰富。这两句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欣赏。 “丝纶在手,随放随收,时有金鳞上直钩。”这句进一步描绘了渔人的动作和心情:他手中握着钓线,随心所欲地抛出和收回,有时甚至会有金鳞被他的鱼钩吸引而上钩。这句表达了渔人对生活的把握和自信,同时也传达出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整首诗语言简练,画面生动,情感丰富,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垂钓诗。同时,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、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白苹洲畔,红蓼岸头。
渔人得意,拨动孤舟。
飞起一行两塞雁,漾开七个八个鸥。
丝纶在手,随放随收,时有金鳞上直钩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白苹

    读音:bái píng

    繁体字:白蘋

    英语:Pai P\'ing (1950-)

    意思:(白苹,白苹)
    亦作“白萍”。
     水中浮草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鲍照《送别王宣城》诗:“既逢青

  • 红蓼

    读音:hóng liǎo

    繁体字:紅蓼

    意思:(红蓼,红蓼)
    蓼的一种。多生水边,花呈淡红色。
      ▶唐·杜牧《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》诗:“犹念悲秋更分赐,夹溪红蓼映风蒲。”
      ▶明·张四维《双烈记•计定》:“

  • 岸头

    读音:àn tóu

    繁体字:岸頭

    意思:(岸头,岸头)
    岸边。
      ▶唐·薛能《蒲中霁后晚望》诗:“河边霁色无人见,身带春风立岸头。”

    造句:抗击匈奴立下战功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