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榻到僧扉,虽安未是归。
意思:借床到僧门,虽然安不正确归。
出自作者[明]高启的《宿道王兰若》
全文赏析
借榻到僧扉,虽安未是归。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借宿僧舍的情景,虽然安逸舒适,却并非真正的归宿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。
瞑禽愁雪意,夜筿助风威。
这两句描绘了夜幕降临,禽鸟因雪意而愁,夜里的竹子在风中摇曳,更显寂静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烘托出内心的孤寂和思乡之情。
烛尽思燃带,衾寒起覆衣。
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温暖的怀念。蜡烛燃尽,诗人想起应该点燃腰带,衾被寒冷,需要起床加衣。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变化。
不知孤棹去,明夕更何依。
最后两句诗人以船为喻,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。不知道明天的归宿在哪里,就像那孤零零的船只不知道下一站将停靠在哪里。这种比喻深化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漂泊之感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借宿僧舍的情景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未来迷茫无助的感慨。诗中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比喻手法,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