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暮春(二首)》 宛转闲愁如蔓草,蹉跎春事到啼鹃。

宛转闲愁如蔓草,蹉跎春事到啼鹃。

意思:宛转闲愁像蔓草,失误春事到杜鹃啼。

出自作者[明]文徵明的《暮春(二首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林花落尽意萧然,旧喜图书病亦捐》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和诗人心情的诗。通过对林花落尽、图书旧藏、闲愁萦绕、春事蹉跎等细节的描绘,诗人表达了一种闲适而又有些寂寞的心情。 首联“林花落尽意萧然,旧喜图书病亦捐”直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林花落尽,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春天的逝去,给人一种萧然之感。而“旧喜图书”则透露出诗人的爱好和内心的孤独,只有书籍为伴,可见其生活的闲适,但“病亦捐”则透露出一种寂寞和孤独之感。 颔联“宛转闲愁如蔓草,蹉跎春事到啼鹃”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。宛转闲愁如同蔓草一样缠绕,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纠结。而春事蹉跎和啼鹃的描绘,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,使得诗人的闲愁更加浓烈。 接下来的两联继续描绘春天的景象,“萦空淑气游丝困,停午清阴碧树圆”是对春天气息的描绘,既有春天的温柔和煦,又有游丝的缠绵,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。而“停午清阴碧树圆”则描绘了阳光透过树荫的景象,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。 最后,“怪底叩门都不应,北窗无事正高眠”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,怪底叩门都不应,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寂寞,而北窗无事正高眠则透露出诗人的闲适和自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,表达了一种闲适而又有些寂寞的心情。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,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,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林花落尽意萧然,旧喜图书病亦捐。
宛转闲愁如蔓草,蹉跎春事到啼鹃。
萦空淑气游丝困,停午清阴碧树圆。
怪底叩门都不应,北窗无事正高眠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春事

    读音:chūn shì

    繁体字:春事

    意思:
     1.春耕之事。
      ▶《管子•幼官》:“地气发,戒春事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寄东鲁二稚子》诗:“春事已不及,江行复茫然。”
      ▶宋·王初寮《履道像州上元

  • 蔓草

    读音:màn cǎo

    繁体字:蔓草

    英语:weed vine

    意思:生有长茎能缠绕攀缘的杂草。泛指蔓生的野草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郑风•野有蔓草》:“野有蔓草,零露漙兮。”
      ▶《左传•隐公元

  • 宛转

    读音:wǎn zhuǎn

    繁体字:宛轉

    英语:round-about; mild

    意思:(宛转,宛转)

     1.随顺变化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天下》:“椎拍輐断,与物宛转,舍是与非,苟

  • 闲愁

    读音:xián chóu

    繁体字:閑愁

    英语:Slight and dull feeling of grief.

    意思:(闲愁,闲愁)
    亦作“闲愁”。
     无端无谓的忧愁。
      ▶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