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辛未七夕》 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

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

意思:恐怕这仙家好分离,所以教育还依次作佳期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商隐的《辛未七夕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充满了对七夕节的神话传说和美好寓意的描绘。 首先,诗的开头,“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”,表达了作者对七夕节的神话起源的理解:七夕是仙人们别离后又重聚的日子,他们需要时间来交流和沟通,所以相隔遥远的人们被赋予了在这个特殊日子相聚的机会。 接着,“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”,描绘了七夕的美丽背景:碧落银河畔,金风玉露之时,这是一个充满诗意和神秘色彩的场景。 “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过来迟”,这两句诗描绘了牛郎织女在银河两岸相望的情景,时间在推移,但他们的相思之情却未减,虽然微云飘过,但他们的等待并未因此而改变。 最后,“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”,表达了作者对七夕节的意义的理解:虽然牛郎织女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相见,但他们通过乌鹊和蜘蛛的行为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念,这是一种对爱情的追求和赞美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七夕节的神话传说的赞美和向往,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。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七夕节的美丽和神秘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恐是仙家好别离,故教迢递作佳期。
由来碧落银河畔,可要金风玉露时。
清漏渐移相望久,微云未接过来迟。
岂能无意酬乌鹊,惟与蜘蛛乞巧丝。
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
李商隐(约813年-约858年),字义山,号玉溪(谿)生,又号樊南生,祖籍怀州河内(今河南焦作沁阳),出生于郑州荥阳(今河南郑州荥阳市),晚唐著名诗人,和杜牧合称“小李杜”,与温庭筠合称为“温李”。

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,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。他擅长诗歌写作,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,其诗构思新奇,风格秾丽,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,优美动人,广为传诵。但部分诗歌(以锦瑟为代表)过于隐晦迷离,难于索解,至有“诗家总爱西昆好,独恨无人作郑笺”之说。

唐文宗开成二年(837年),李商隐登进士第,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弘农尉等职。因卷入“牛李党争”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,一生困顿不得志。唐宣宗大中末年(约858年),李商隐在郑州病故,死后葬于故乡荥阳。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(今沁阳山王庄镇)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仙家

    读音:xiān jiā

    繁体字:仙家

    意思:
     1.仙人所住之处。
      ▶《海内十洲记•元洲》:“元洲在北海中,地方三千里,去南岸十万里,上有五芝玄涧……亦多仙家。”
      ▶唐·牟融《天台》诗:“洞里无尘通客境

  • 迢递

    读音:tiáo dì

    繁体字:迢遞

    意思:(迢递,迢递)
    亦作“迢遰”。
     
     1.遥远貌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嵇康《琴赋》:“指苍梧之迢递,临迴江之威夷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

  • 佳期

    读音:jiā qī

    繁体字:佳期

    英语:wedding day; nuptial 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《楚辞•九歌•湘夫人》:“登白薠兮骋望,与佳期兮夕张。”
      ▶王逸注:“佳谓湘夫人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