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次韵邦直见答二首》 羡君幕府如僧舍,日向城隅看浴鸥。

羡君幕府如僧舍,日向城隅看浴鸥。

意思:羡慕你幕府和僧舍,每天向城边看洗澡鸥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辙的《次韵邦直见答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夏日闲吟》,是一首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的诗。 首联“真能一醉逃烦暑,定胜三杯御腊寒。”表达了诗人对摆脱酷暑的渴望,以及对冬天寒冷生活的厌倦。诗人坚信,如果能喝醉,就能逃离炎热的烦恼,那么,如果能有三杯酒,就能抵御寒冷的腊月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简单和乐观态度。 颔联“自有诗书供永日,莫将丝竹乱风滩。”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和对音乐的淡然。诗人认为,只要有诗书相伴,就能度过漫长的夏日,而不要被音乐扰乱内心的平静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物质生活的淡然。 颈联“舞雩何处归春莫,叩角谁人怨夜漫。”诗人借用典故,表达了对自由和公正的渴望。诗人希望自己能像舞雩一样得到公正的待遇,或者像叩角一样让人们听到自己的声音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公正和自由的向往。 尾联“羡君幕府如僧舍,日向城隅看浴鸥。”诗人对朋友的幕府生活表示羡慕,认为那里就像僧舍一样清净,每天都能看到城边的鸥鸟嬉戏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。 整首诗充满了对简单、精神世界、自由、公正和自然的向往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。诗人认为,只要有诗书、公正和自然,就能度过人生的困难和挑战。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,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真能一醉逃烦暑,定胜三杯御腊寒。
自有诗书供永日,莫将丝竹乱风滩。
舞雩何处归春莫,叩角谁人怨夜漫。
闻道丹砂近有术,锱铢称火共君看。
五斗尘劳尚足留,闭门聊欲治幽忧。
羞为毛遂囊中颖,未许朱云地下游。
无事会须成好饮,思归时亦赋登楼。
羡君幕府如僧舍,日向城隅看浴鸥。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苏辙(1039年3月18日—1112年10月25日),字子由,一字同叔,晚号颍滨遗老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)人,北宋文学家、诗人、宰相,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辙登进士第,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、商州军事推官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出为河南留守推官。此后随张方平、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。宋哲宗即位后,获召入朝,历官右司谏、御史中丞、尚书右丞、门下侍郎等职。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,落职知汝州。此后连贬数处。蔡京掌权时,再降朝请大夫,遂以太中大夫致仕,筑室于许州。

政和二年(1112年),苏辙去世,年七十四,追复端明殿学士、宣奉大夫。宋高宗时累赠太师、魏国公,宋孝宗时追谥“文定”。

苏辙与父亲苏洵、兄长苏轼齐名,合称“三苏”。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,以散文著称,擅长政论和史论,苏轼称其散文“汪洋澹泊,有一唱三叹之声,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”。其诗力图追步苏轼,风格淳朴无华,文采少逊。苏辙亦善书,其书法潇洒自如,工整有序。著有《诗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栾城集》等行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僧舍

    读音:sēng shè

    繁体字:僧捨

    意思:
     1.僧人的住所。
      ▶唐·冯贽《云仙杂记•暖香满室如春》:“宝云溪有僧舍,盛冬若客至,则燃薪火,暖香一炷,满室如春。”
     
     2.指寺院。
      

  • 幕府

    读音:mù fǔ

    繁体字:幕府

    英语:office of a commanding general in ancient China

    意思:
     1.本指将帅在外的营帐。后亦泛指军政大吏的府署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