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水龙吟·燕云十八飞骑》 教单于折箭,六军辟易,奋英雄怒。

教单于折箭,六军辟易,奋英雄怒。

意思:教单于折箭,六军后退,奋勇英雄生气。

出自作者[当代]金庸的《水龙吟·燕云十八飞骑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金庸创作《水龙吟·燕云十八飞骑》这首词的背景与他的武侠小说《天龙八部》有关。这首词描绘了小说中的一些场景和人物,特别是与萧峰这个角色有关的故事。萧峰在小说中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武林高手,同时也是一个身世悲惨的人物,这首词通过描绘萧峰的战斗和遭遇,展现了金庸对英雄人物的塑造和对武侠世界的描绘。 具体来说,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萧峰率领燕云十八飞骑与敌人激战的场面,表现了他们的英勇和威武。下阕则描写了萧峰在战斗中的内心感受,以及他对爱情和亲情的思念,同时也表现了他不畏艰难险阻、不惧生死的英雄气概。 综上所述,金庸创作《水龙吟·燕云十八飞骑》的背景与《天龙八部》小说有关,是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创作的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燕云十八飞骑,奔腾如虎风烟举。
老魔小丑,岂堪一击,胜之不武。
王霸雄图,血海深恨,尽归尘土。
念枉求美眷,良缘安在。
枯井底,污泥处。
酒罢问君三语。
为谁开,茶花满路。
王孙落魄,怎生消得,杨枝玉露。
敝履荣华,浮云生死,此身何惧。
教单于折箭,六军辟易,奋英雄怒。
作者介绍
金庸,原名查良镛,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,1948年移居香港。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、新闻学家、企业家、政治评论家、社会活动家,“香港四大才子”之一。

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。1946年秋,金庸进入上海《大公报》任国际电讯翻译。1948年,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。1952年调入《新晚报》编辑副刊,并写出《绝代佳人》、《兰花花》等电影剧本。1959年,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《明报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单于

    读音:chán yú

    繁体字:單於

    英语:chief of the Xiongnu in Acient China

    意思:(单于,单于)

     1.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。
      ▶《史记

  • 六军

    读音:liù jūn

    繁体字:六軍

    意思:(六军,六军)

     1.天子所统领的军队。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夏官•序官》:“凡制军,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。王六军,大国三军,次国二军,小国一军。”
      ▶《左传•襄

  • 英雄

    解释

    英雄 yīngxióng

    [hero] 非凡出众的人物。指见解、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

    总揽英雄。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

    英雄乐业。

   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。——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