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拟冬日景忠山应制》 圣主岂因崇象教,宸游直自接鸿蒙。

圣主岂因崇象教,宸游直自接鸿蒙。

意思:圣明的君主岂因崇教,宸游一直从接鸿蒙。

出自作者[清]纳兰性德的《拟冬日景忠山应制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岧峣铁凤锁琳宫》是一首描绘皇帝出游的诗,通过对景色的描绘和对天意的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天道的理解。 首先,诗中描述了皇帝所居的宫殿周围的环境,“岧峣铁凤锁琳宫”,这里的“岧峣”形象地描绘了宫殿的高耸,而“锁琳宫”则暗示了宫殿的神秘和尊贵。同时,也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。 接着,“亲侍銮舆度碧空。圣主岂因崇象教,宸游直自接鸿蒙”这几句诗描绘了皇帝出游的场景,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出游的意义和目的。皇帝并非为了崇尚佛教(象教)而出游,而是为了直接接触天地自然,表达了皇帝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天道的理解。 “远山雪有一峰白,别浦枫余几树红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出游途中的景色,既有雪白的山峰,又有几棵残留的枫树。这些景色既体现了自然的美丽,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。 最后,“天意不教常肃杀,伫看宇宙遍春风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天意的理解,即天意不是让世界永远肃杀,而是期待春风遍及宇宙,表达了作者对和平、繁荣的向往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出游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,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天道的理解,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、繁荣的向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岧峣铁凤锁琳宫,亲侍銮舆度碧空。
圣主岂因崇象教,宸游直自接鸿蒙。
远山雪有一峰白,别浦枫余几树红。
天意不教常肃杀,伫看宇宙遍春风。
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
纳兰性德(1655年1月19日—1685年7月1日),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朝初年词人,原名纳兰成德,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。大学士明珠长子,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。

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因病错过殿试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
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五月三十日(1685年7月1日)溘然而逝,年仅三十岁(虚龄三十有一)。纳兰性德的词以“真”取胜,写景逼真传神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“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鸿蒙

    读音:hóng méng

    繁体字:鴻蒙

    英语:primeval atmosphere of nature

    意思:(鸿蒙,鸿蒙)
    亦作“鸿濛”。
     
     1.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。

  • 圣主

    读音:shèng zhǔ

    繁体字:聖主

    意思:(圣主,圣主)

     1.对当代皇帝的尊称。
      ▶《东观汉记•鲍永传》:“今圣主即位,天下已定,不降何待?”唐·李白《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》:“我似浮云殢吴·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