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戏题秋月》 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静寂寥。

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静寂寥。

意思: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安静寂寥。

出自作者[唐]戎昱的《戏题秋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月色和环境,表达了诗人在万里天涯的寂寥感受,同时也流露出对秋夜飞霜和树叶凋零的担忧。 首句“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静寂寥”,诗人描绘了秋夜的月色之美,胜过春宵。在寂静的夜晚,万里之外的景象显得格外寂寥。这句诗通过对比,突出了秋夜的静谧和孤独,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。 “近来数夜飞霜重,只畏娑婆树叶凋”两句,诗人表达了对秋夜飞霜和树叶凋零的担忧。近来数夜飞霜,说明天气变化,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寒冷天气。诗人担心娑婆树叶凋零,可能是指树叶在秋霜之下逐渐枯黄、凋落的过程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担忧,也透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关怀之情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月色、环境,表达了诗人在万里天涯的寂寥感受和对自然环境的担忧,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关怀之情。诗人的情感细腻而深沉,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夜的凄美和生命的珍贵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秋宵月色胜春宵,万里天涯静寂寥。
近来数夜飞霜重,只畏娑婆树叶凋。
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
戎昱(rongyu)(744年~800年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少年举进士落第,游名都山川,后中进士。一说登进士第。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(760—766)间,来往于长安、洛阳、齐、赵、泾州、陇西等地。经华阴,遇见王季友,同赋《苦哉行》。大历元年(766)入蜀,见岑参于成都。大历二年(767)秋回故乡,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。后流寓湖南,为潭州刺史崔瓘、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。建中三年(782)居长安,任侍御史。翌年贬为辰州刺史。后又任虔州刺史。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,流寓桂州而终。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。名作《苦哉行》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。羁旅游宦、感伤身世的作品以《桂州腊夜》较有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万里

    读音:拼音:wàn lǐ 五笔:dnjf

    万里的解释

    万里(1916- ) :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。山东东平人。1936年加入中国共6*
  • 春宵

    读音:chūn xiāo

    繁体字:春宵

    英语:spring night

    意思:春夜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春宵苦短日高起,从此君王不早朝。”
      ▶元·柯九思《退直赠月》诗:“绣

  • 寂寥

    读音:jì liáo

    繁体字:寂寥

    英语:solitude

    意思:
     1.空虚无形;空无人物。
      ▶《老子》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。”
      ▶王弼注:“寂寥

  • 秋宵

    读音:qiū xiāo

    繁体字:秋宵

    意思:秋夜。
      ▶唐·曹松《僧院松》诗:“此木韵弥全,秋宵学瑟絃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抚盈歌》:“玉庭兮春昼,金屋兮秋宵。”
      ▶宋·朱松《宿石龙寺》诗:“道人身似南

  • 月色

    读音:yuè sè

    繁体字:月色

    英语:moonlight

    意思:
     1.月光。
      ▶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日光寒兮草短,月色苦兮霜白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陈师道《寒夜有怀晁无斁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